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麦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公顷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增加父母本有效穗数、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改革,使三年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
作者
林元洪
黄辉耀
机构地区
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
出处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2期4-6,共3页
基金
四川省科委"九五"重点项目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制种潜力
小麦
杂交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3
1
聂迎彬,韩新年,田笑明,穆培源,邹波.
影响小麦杂交制种产量因素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4-76.
被引量:7
2
林元洪.
杂交稻高产制种技术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1989(11):6-7.
被引量:1
3
刘宏伟,马学锋,杨天章.
V型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3):6-11.
被引量:9
4
胡晋,郭长根.
超低温(—196℃)保存杂交水稻恢复系花粉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1):72-77.
被引量:38
5
刘思衡,巫升鑫,钟洁,吴良章.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Ⅱ.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1):12-15.
被引量:6
6
杨木军,李绍祥,刘琨,顾坚,田玉仙,杨和仙,周金生,陈佩度.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4):27-31.
被引量:24
7
王彩虹,李嘉瑞.
杏花粉的低温与超低温贮藏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6,13(3):169-173.
被引量:26
8
张亚利,尚晓倩,刘燕.
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4):139-147.
被引量:63
9
刘曙东.
小麦不育系杂种研究应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6(6):2-4.
被引量:2
10
李先振,丁同翕,谢俊贤.
冬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1997(4):14-1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王拯,张胜全,叶志杰,任立平,张风廷,陈兆波.
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中不同辅助授粉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7):29-31.
被引量:2
2
陈现朝,廖祥政,高建刚,杨卫兵,侯起岭,赵昌平,张风廷.
二系杂交小麦混播制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12):1433-1437.
被引量:6
3
王慧,张从合,汪和廷,黄艳玲,严志,管昌红.
小麦花粉的低温和超低温保存研究[J]
.中国种业,2022(10):66-69.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乾,林霞,朱昱,罗勇,张文涛,曾天云,欧阳春燕.
13个自育春小麦新品系在石河子垦区的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22(6):162-165.
2
陈现朝,刘江峰,张风廷.
基于KASP标记研究光周期基因Ppd-1对二系杂交小麦亲本抽穗期的作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2,45(3):9-15.
3
王慧,张从合,汪和廷,黄艳玲,严志,管昌红.
小麦花粉的低温和超低温保存研究[J]
.中国种业,2022(10):66-69.
4
陈现朝,廖祥政,高建刚,杨卫兵,侯起岭,刘江峰,张风廷,张胜全.
春化基因Vrn-1对二系杂交小麦亲本抽穗期的作用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22,42(9):1073-1080.
5
赵昌平.
中国二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22,67(26):3119-3128.
被引量:7
6
赵昌平,马锦绣,高建刚,廖祥政,叶志杰,陈现朝,杨卫兵,张风廷.
二系杂交小麦混播制种技术研究与利用[J]
.科学通报,2022,67(26):3233-3240.
被引量:5
7
孔德真,聂迎彬,崔凤娟,桑伟,徐红军,田笑明.
杂交小麦制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
.生物技术通报,2023,39(1):95-103.
8
孙辉,赵昌平,岳洁茹,白秀成,杨吉芳,叶志杰,张风廷.
不同生态环境和日温差对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4(3):40-46.
1
吴正栋,彭应财.
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晚稻中百优华占高产制种技术[J]
.中国稻米,2016,22(3):107-109.
2
金岳鹏.
玉米地膜覆盖杂交制种技术[J]
.青海农技推广,2008(2):11-11.
被引量:1
3
黄羿铭,何泽华,蔡善信,蔡德豪.
不育系华农A及其系列组合的开发利用[J]
.广西农业科学,2000,31(5):240-242.
被引量:7
4
张尚兴,王元忠,张明刚,张达春,吴康.
高产耐寒杂交中籼新品种益农1号的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5):5-6.
5
谢保忠,王万福,陈蔚,张绍安,余保生.
大面积杂交稻制种父母本花期全遇关键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2):1398-1400.
被引量:1
6
林元洪,黄辉耀.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技术初探[J]
.小麦研究,1997,18(4):6-10.
被引量:1
7
刘国君.
提高冈46A制种产量的技术关键[J]
.种子,1995,14(1):53-53.
被引量:1
8
石泽汉.
两系稻制种母本直播技术要点[J]
.种子世界,2000(7):41-41.
9
魏栋华.
浅析汕优63夏制父母本花期全遇的技术环节[J]
.种子,1997,16(4):77-79.
10
谢保忠,陈蔚,王万福,胡海珍,熊飞.
以优化父本栽培为主实现杂交稻制种花期全遇关键技术[J]
.杂交水稻,2008,23(6):32-33.
麦类作物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