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问题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在学理逻辑、形成路径和实践检验上解决何以可能的问题;其次要在理论掌握群众、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的需要上说明是否应该的问题;再次要从深入浅出通俗化、抽象原则具体化和目标途径形象化上解决实现途径问题。
作者
梁涌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Probe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可能性
必要性
实现路径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95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1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69.
2
.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4..
3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83,255.
5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王联斌.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文汇报,2007-11-15.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2.
共引文献
2095
1
黄利秀.
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公平观[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296-300.
2
毕伟.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不和谐——兼议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27-32.
被引量:1
3
陈占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9-14.
被引量:56
4
田克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5-19.
被引量:16
5
肖贵清,胡运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0-24.
被引量:7
6
余品华.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5-31.
被引量:6
7
潘莉.
略论说理教育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38-41.
8
臧峰宇,姚颖.
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国化的人学境界[J]
.理论与改革,2007(1):28-31.
被引量:2
9
李蕴慧.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历程及其启示[J]
.理论学刊,2007(2):13-14.
10
杨永生.
三代领导核心的文化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J]
.理论学刊,2007(2):15-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9
1
罗会德.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历史和现实语境的分析[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2):5-7.
被引量:3
2
卢黎歌,周辉.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学刊,2013(5):4-7.
被引量:17
3
金可溪.
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J]
.道德与文明,2001(2):16-18.
被引量:6
4
唐倩,陈燕锋.
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426-428.
被引量:14
5
桑玉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问题[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0):34-37.
被引量:7
6
叶盛.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广西日报,2007-11-28.
7
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学习(山东),2008,(1).
8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引证文献
14
1
樊瑞科.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1):30-34.
被引量:1
2
孙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3):14-18.
被引量:17
3
张春梅.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三个维度[J]
.成人高教学刊,2010(1):22-25.
被引量:1
4
王悦平.
简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6):343-343.
被引量:1
5
王金艳.
党的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J]
.中共党史研究,2010(6):111-117.
被引量:5
6
李红军.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114-120.
被引量:3
7
刘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11(8):12-16.
被引量:2
8
梁涌.
在坚持中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启示[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5):30-33.
被引量:1
9
韩德燕.
浅议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商情,2011(50):6-7.
10
戚如强,孙迎光.
新社会阶层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
.社会主义研究,2012(5):27-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董平.
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J]
.理论观察,2022(11):58-61.
2
王军峰,周贤君,刘艳军.
文化传播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12-15.
被引量:1
3
徐海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J]
.党政干部学刊,2009(11):13-16.
被引量:2
4
谢加书.
日常生活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J]
.教学与研究,2010(5):42-45.
被引量:14
5
董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10-112.
被引量:2
6
李洪新,章晖丽,苏琳玲.
士官院校《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教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9):246-247.
7
胡祖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基本经验研究概况[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4(1):1-3.
被引量:1
8
梁晓丹.
西方宗教信仰对高校信仰教育的启示[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135-136.
被引量:4
9
王玲.
近年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1):36-39.
被引量:1
10
周德新,黄向阳.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实践的梯次推进[J]
.理论导刊,2012(3):70-72.
被引量:1
1
陶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刍议与问题解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5-10.
被引量:3
2
刘军.
澄清关于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三大误说[J]
.理论学刊,2014(3):9-12.
被引量:1
3
朱军,李治国.
浅谈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示[J]
.湘潮(理论版),2014(5):3-4.
4
张志荣.
马克思恩格斯群众思想探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109-114.
5
石仲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2(4):175-183.
被引量:40
6
苏茂林.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研究综述[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4):11-14.
7
汪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710-712.
8
徐国民,李慧星.
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
.求实,2009(5):13-16.
被引量:5
9
操国胜.
关键在“活的结合”上下功夫——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池州学院学报,2007,21(6):1-7.
被引量:1
10
杜雪娇.
中国人读不懂马克思的《资本论》吗?——与旅美学者方绍伟先生商榷[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4-15.
探索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