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香港文学史研究的七大误区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些香港学者批评内地研究香港文学,对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学者提出的“重写文学史”没有什么反应,仍旧按老一套的思路写香港文学史。下面这篇文章,算是对香港学者的回应,同时包括笔者对自己在上世纪研究香港文学的反思和检讨。
作者
古远清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1,共5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香港文学
20世纪80年代末
“重写文学史”
误区
香港学者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1
黄子平.《“香港文学”在内地》,《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1997年版.
2
余英时.《台湾、香港、大陆的文化危机与趣味取向》[J].(香港)明报月刊,1985,.
3
《香港和大陆文化危机与趣味取向》,台北:《联合报》1985年4月11日.
4
殷德厚.《冯牧谈新时期文学与香港》,香港:《星岛晚报》“大会堂”副刊1985年4月3日.
5
黄维梁.《香港文学初探》代序.1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6
郑树森.《香港文学的界定》,载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7
陈国球.《情迷家园》.195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8
郑树森.《遗忘的历史·历史的遗忘》.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
9
鲁迅.《略谈香港》,载《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27-428页.
10
王宏志.《中国人写的香港文学史》,载王宏志,李小良等.《否想香港》,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7年,第95-132页.
共引文献
8
1
古远清.
香港文学内地传播简史[J]
.中国文化研究,2001(2):92-99.
2
朱晓进.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6(1):146-156.
被引量:25
3
高玉.
论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学术品格[J]
.天津社会科学,2006(6):111-114.
被引量:1
4
古远清.
重构“香港文学史”——有关香港文学研究的反思和检讨[J]
.社会科学战线,2008(5):128-137.
被引量:2
5
陈欣瑶.
船舱、街道、客厅——鲁迅杂文中的“中介空间”[J]
.现代中文学刊,2012(6):76-82.
被引量:5
6
旷新年.
文学史视阈的转换——论1950、1980和1990年代的文学史叙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1):22-31.
被引量:5
7
古远清.
中国大陆台港文学研究的走向及其病相[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6):144-154.
被引量:4
8
林曼叔.
鲁迅赴香港演讲经过的几点质疑[J]
.鲁迅研究月刊,2015(9):22-3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4
1
古远清.
弘扬本土文化 恢复客家尊严——谈台湾的客家文学[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1):78-80.
被引量:3
2
古远清.
《台湾当代新诗史》的历史叙述及陌生化问题——对台北三位诗人批评拙著的回应[J]
.华文文学,2008(5):27-33.
被引量:2
3
谢辉煌.
诗人·诗事·诗史——古远清《台湾当代新诗史》读后[J]
.华文文学,2008(5):37-39.
被引量:1
4
古远清.
香港文学研究二十年[J]
.华文文学,2002(5):13-20.
被引量:1
5
古远清.
大陆的香港文学研究机构及成果述略[J]
.文教资料,2001(2):90-100.
被引量:1
6
赵稀方.
评香港两代南来作家[J]
.开放时代,1998(6):67-73.
被引量:2
7
潘亚暾.
香港南来作家简论[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1(2):13-23.
被引量:9
8
黄万华.
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89-104.
被引量:18
9
古远清.
台湾的大河小说和原住民文学[J]
.贵州社会科学,2005(1):100-104.
被引量:3
10
黄万华.
战时中国文学:可以被一再审视的文学空间[J]
.求索,2005(6):148-15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乐琦,鞠超.
香港文学与南来作家研究现状述评[J]
.小说评论,2012(3):198-203.
被引量:2
2
冯军.
作为台港文学史家的古远清[J]
.长江文艺评论,2018,0(5):92-97.
被引量:1
3
乐琦.
“南来笔迹”——香港文学研究的内地路径[J]
.文艺争鸣,2019,0(9):159-16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徐洋博.
历史长河中的一架文学桥梁——评古远清《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1):205-210.
2
乐琦.
许地山在香港的新文学话语实践及其影响[J]
.小说评论,2019,0(3):189-194.
被引量:2
3
乐琦,范伊夫.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源流及传承述评[J]
.粤海风,2022(1):6-12.
1
朱立立.
淡中有喜 浓出悲外──论香港学者作家小思的散文[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0-74.
2
文摘[J]
.诗刊,1997,0(2):46-47.
3
王顺来,胡文彬,周雷选.
《香港红学论文选》[J]
.红楼梦学刊,1982(4):92-92.
4
古远清.
重构“香港文学史”——有关香港文学研究的反思和检讨[J]
.社会科学战线,2008(5):128-137.
被引量:2
5
罗成.
“文”与“学”的现代性焦虑——读《文学如何成为知识?》[J]
.美育学刊,2014,5(2).
6
钱虹.
从“断鸿”哀鸣到“小鲜”入筵──评香港学者潘铭燊的散文创作[J]
.华文文学,1997(1):29-31.
7
王炳根.
一部研究巴金的大书——读余思牧《作家巴金(增订本)》[J]
.巴金研究,2006(4):38-41.
8
袁良骏.
读《香港短篇小说选》札记(一)[J]
.华文文学,2004(4):7-10.
9
曹惠民.
在地记忆与全景视野——评《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14-15.
10
程亚林.
实事求是地比较中西文论[J]
.文艺理论研究,2005(4):40-47.
被引量:1
南方文坛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