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惩罚性赔偿与中国的侵权立法——兼谈现代侵权法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对大陆法系传统的侵权法排斥惩罚性赔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民法的社会化,现代侵权法的功能应当由"补偿个体"向"考量社会利益"转变。具体来说,就是侵权法的基本功能不能仅仅只有"补偿",还应当包括"惩罚与预防",而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很好地实现现代侵权法的这些功能。因此,建议在我国未来的侵权立法中应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
作者
李彦芳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共5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民法社会化
补偿
惩罚
预防
分类号
D923.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37
同被引文献
11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10
1
金福海.论建立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67.
2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60-261.
3
杨立新,侵权法论(第三版)[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697.
4
[美]伯纳德·施瓦茨 王军.美国法律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5
石睿.
美德两国惩罚性赔偿之当前发展[J]
.法制与社会,2007(2):24-27.
被引量:29
6
王利明,徐明,杨立新.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7
陈聪富.美国惩罚性赔偿金的发展趋势-改革运动与实证研究的对峙.台大法学论丛,1997,27(1):256-256.
8
崔明峰,欧山.
英美法上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
.河北法学,2000,18(3):124-127.
被引量:58
9
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许传玺,石宏.侵权法重述-纲要[M].法律出版社,2006.271.
10
邢海宝,余浩.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93-98.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杨栋.
外国法院惩罚性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J]
.山东法学,1998,13(5):48-51.
被引量:19
2
刘荣军.
惩罚性损害赔偿与消费者保护[J]
.现代法学,1996,18(5):33-39.
被引量:63
3
崔国斌.《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之完善》[J].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8,:44-4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
5
see Punitive Damage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Judgements,by RONALD A BRAND.43Northerland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1996),P145.
6
see Punitive Damages:How Much Is Enough? by JOSEPH W.COTCHETT/MARKC.MOLUMPHY,20CivilLitigationReporter,August(1998),P166.
7
see Punitive Damages:How Much Is Enough? by JOSEPH W.COTCHETT/MARKC.MOLUMPHY,20CivilLitigationReporter,August(1998),P166.
8
见《美国侵权法重述》第908条。
9
一段文字,为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第20条的内容.
10
Michael Rustad,Thomas Koenig.“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S: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AmULRev.1993
共引文献
237
1
吴世琦,吴忠红.
试论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58-61.
被引量:6
2
项先权.
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比较[J]
.广西社会科学,2005(2):75-77.
被引量:11
3
李宴.
论惩罚性赔偿[J]
.福建法学,2001(4):16-21.
被引量:1
4
袁雪石.
姓名权本质变革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2):44-51.
被引量:34
5
李广辉.
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研究[J]
.比较法研究,2005,19(2):75-84.
被引量:8
6
李晶珠,窦玉前.
我国引入惩罚性赔偿的理论障碍批判[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8-61.
被引量:2
7
许皎姣,李宁,陈朴.
关于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适用问题浅谈[J]
.中国商界,2008(11):185-185.
8
汪迪波.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产品责任领域中的适用——兼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36-39.
被引量:4
9
贺光辉.
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4):22-25.
被引量:4
10
杨汝华.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适用[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90-9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7
1
王冠.
同质补偿与惩罚性救济评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62-64.
被引量:1
2
王卫国.
中国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J]
.法学,1998(3):21-27.
被引量:98
3
高利红,余耀军.
环境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之局限性分析[J]
.法商研究,2003,20(1):73-78.
被引量:33
4
邢海宝,余浩.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93-98.
被引量:24
5
史玲,王英军.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知识产权法领域的适用[J]
.天津法学,2012,28(1):37-42.
被引量:20
6
张云.
产品责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
.当代法学,2005,19(5):120-125.
被引量:22
7
许传玺.
侵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J]
.社会科学研究,2006(2):77-84.
被引量:12
8
王泽鉴.侵权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
王雪琴.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民商法论丛,2001,.
10
[美]理壹德·A·波斯纳.反托拉斯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引证文献
13
1
黄白.
浅析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4):50-51.
2
谭德凡.
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5(1):16-20.
被引量:15
3
崔聪聪.
网上诋毁商誉的惩罚性赔偿[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27(3):29-33.
被引量:3
4
李敏.
析环境侵权责任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基于对中美石油泄漏事件的考察[J]
.西部论坛(陕西),2013,15(1):68-73.
5
陈文华.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哲学基础[J]
.福建法学,2013(3):31-37.
6
陈文华.
私法公法化——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的法哲学基础[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51-56.
被引量:1
7
葛建义.
面向“未来”的侵权法:论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78-82.
8
徐聪颖.
我国著作权法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
.科技与法律,2015,0(3):442-455.
被引量:7
9
贺国萃.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3):42-45.
被引量:1
10
杜甲华,崔畅.
论惩罚性赔偿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责任中的适用[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5):117-12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罗云.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适用[J]
.怀化学院学报,2013,32(4):34-36.
被引量:4
2
颜卉.
检察机关在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中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的规范化路径——(2017)粤01民初383号民事判决的启示[J]
.兰州学刊,2018,0(12):103-112.
被引量:19
3
潘志玉.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食品安全责任中的适用研究——兼论《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不足与完善[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98.
被引量:11
4
黄武双,黄骥.
以美国规则为借鉴计算商标权人的实际损失[J]
.人民司法,2015(15):99-102.
被引量:5
5
李欣.
惩罚性赔偿在商品房买卖纠纷中的适用探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31(6):80-84.
被引量:2
6
彭敏.
著作权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设计与司法适用[J]
.传播与版权,2016(3):181-183.
被引量:6
7
宁瑞.
虚假诉讼的防范与规制——以法经济学为视角的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3):57-60.
被引量:1
8
赵丽莉,单婷婷.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7(4):66-71.
被引量:5
9
陈晓娜.
著作权法与专利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具有非惩罚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2(2):111-112.
10
肖峰,陈科林.
我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立法的反思与完善——以经济法义务民事化归责的制度困境为视角[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2):114-122.
被引量:19
1
李彦芳.
从惩罚性赔偿到侵权法功能的转变——对我国侵权立法的一点建议[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43-45.
被引量:7
2
石一峰.
民法社会化的另一视角——人的假设角度[J]
.商业文化,2011,0(5X):368-368.
3
许颢.
论责任保险对当代侵权行为法之挑战[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8,7(1):48-50.
被引量:3
4
杨明.
债权的社会化问题探析[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16(2):26-31.
5
陈平东,刘宇.
民法社会化与中国民法的法典化[J]
.兰州学刊,2005(3):157-158.
被引量:4
6
袁志丽.
民法社会化及原因分析[J]
.南方经济,2002,31(10):35-36.
被引量:3
7
阳露昭,刘涛.
论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J]
.上海金融,2009(3):81-84.
被引量:8
8
蒋天雪.
婚姻正当性法哲学基础的探讨[J]
.才智,2014,0(36):294-294.
9
孙玉红.
侵权法惩罚功能的再思考——兼评《侵权责任法》第1条、第47条[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4):76-80.
被引量:5
10
马翠平.
民法本位新论[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42-43.
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