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陈家旭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课题! (No .3 94 3 0 14 0 )
关键词
证
证候
动物模型
辨证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29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94
参考文献
5
1
陈家旭.
中医证实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4):35-37.
被引量:11
2
杨维益,王天芳,陈家旭,朱迎春,李峰,梁嵘.
关于中医证的概念及其定义的思考[J]
.中医杂志,1996,37(6):370-373.
被引量:39
3
韦黎,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11卷,2期,68页
4
杨维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年,17卷,6期,374页
5
于慎中,迈向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0周年学术发展研讨会文集,1991年,173页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方药中,中医杂志,1986年,5期,53页
2
任应秋,陕西新医药,1976年,1期,55页
3
秦伯未,江苏中医,1957年,1期,2页
4
朱颜,中华医学杂志,1954年,9期,734页
5
陈家旭,杨维益.
证实质研究的若干思考[J]
.中医研究,1992,5(4):3-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7
1
李沛清,刘喜平.
对中医证与方证研究的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5-6.
被引量:7
2
李翠娟,烟建华,巩振东.
对证的概念内涵研究现状的思考[J]
.中医药学刊,2005,23(5):848-849.
被引量:8
3
陈雪功,张红梅.
对中医辨证学内涵的再认识[J]
.中医教育,2005,24(2):29-31.
被引量:9
4
朱文锋,黄碧群.
证、证候的辨析与规范[J]
.山西中医,2005,21(3):1-3.
被引量:19
5
陈雪功,张红梅.
对辨证学发展中五个问题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26-327.
被引量:1
6
黄碧群,朱镇华.
“证素”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
.中医研究,2005,18(6):6-7.
被引量:33
7
张志斌,王永炎,封静.
现代证候规范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641-644.
被引量:34
8
郭小青,孙长清,韩丽萍.
“症”、“证”、“病”等中医诊断基本概念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药,2005,25(6):57-59.
被引量:7
9
陈凤春,侯岩.
中医的病 症 证与亚健康[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35-36.
被引量:2
10
封静,张志斌.
现代证候概念研究发展趋势[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1):54-5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9
1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
.中医杂志,1992,33(5):39-40.
被引量:518
2
梁耀基,谌剑飞.
脑梗死中脏腑实验性诊断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参考指标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5):1970-1971.
被引量:2
3
王爱成,周继曾,王玉来,李柏.
“证”与“辨证”之我见[J]
.医学与哲学,2004,25(9):54-54.
被引量:3
4
吴青.
中医药结合红外热像仪治疗286例脑供血不足[J]
.上海医学影像,2004,13(3):189-191.
被引量:9
5
盛良.
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2804-2806.
被引量:42
6
王永炎.
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
.中医杂志,2004,45(10):729-731.
被引量:240
7
吴斌,黄信勇,王米渠,李常度.
运用基因芯片研究骨关节炎虚寒证的基因表达谱述要[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08-2010.
被引量:12
8
朱文锋,张华敏.
“证素”的基本特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7-18.
被引量:257
9
李仪奎.
“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J]
.时珍国药研究,1993,4(3):4-6.
被引量:29
10
朱文锋,晏峻峰.
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J]
.医学与哲学,2005,26(1):69-70.
被引量:113
引证文献
20
1
张喜,袁霭凤,宋军,闪增郁.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证候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812-5814.
被引量:8
2
王爱成,王玉来,周继曾,李柏.
证有有形无形、客观主观之分[J]
.医学与哲学,2005,26(2):63-63.
被引量:1
3
陈勇,韩凤梅,李瀚旻.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分型的方法学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6):51-54.
被引量:3
4
高冬梅,乔明琦,张惠云,王海军.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猕猴模型评价指标[J]
.中医杂志,2005,46(12):931-933.
被引量:14
5
朱文锋.
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5-136.
被引量:82
6
赵益业,邹旭,吴焕林,林晓忠,李健,邓铁涛.
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试论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33-436.
被引量:17
7
赵益业,杨利,邓铁涛.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现代诠释[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481-484.
被引量:3
8
周玉平,杨萍.
中医寒热证本质研究与系统生物学[J]
.中医研究,2008,21(5):6-8.
被引量:7
9
武兴伟,谢世平,许前磊.
温病卫分证辨证规律研究[J]
.中医杂志,2011,52(22):1898-1900.
被引量:2
10
赵益业,文旺秀,严夏.
中医学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J]
.光明中医,2000,15(2):4-8.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94
1
方格,谈宇权,范星宇,胡思远,王菲,陈家旭,李先涛,胡志希.
建立胃肠气滞证诊断量表的评价体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0):3377-3383.
2
岳月,金明秀.
金明秀教授治痹经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107-110.
被引量:4
3
侯雅静,闫秋莹,张曼,陈剑北,柳辰玥,严志祎,陈家旭.
完善微观证治体系对发展现代中医辨证论治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620-5623.
被引量:14
4
蔡光元,冯毅.
冯毅教授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经验杂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0):355-356.
5
李楠.
情志致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探讨[J]
.中医研究,2008,21(3):3-5.
被引量:21
6
张四春,李泽庚,彭波.
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对比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40-41.
被引量:3
7
李寒冰,鄢丹,曹俊岭,李远,孙琴,肖小河.
中药生物效价检测用对照品的选择与标化[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3):363-365.
被引量:14
8
晏峻峰,朱文锋.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07,2(10):24-27.
被引量:6
9
胡志希,袁肇凯,顾星,朱文锋,杨涛.
计算机在中医诊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05-106.
被引量:4
10
王爱成,王玉来,崔向宁,江涛,陈锦锋,李柏.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脏腑证候研究中的运用价值[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89-90.
被引量:2
1
蒋力生.
中医“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续)[J]
.云南中医杂志,1991,12(3):1-8.
被引量:2
2
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李峰,梁嵘.
关于中医“证”研究的思考[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4-6.
被引量:16
3
吴煜.
组织和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中医证研究中的意义及其前景[J]
.医学与哲学,1998,19(1):33-34.
被引量:1
4
蒋力生.
中医“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云南中医杂志,1991,12(2):1-5.
被引量:7
5
何建成.
中医“证”研究动物造模问题浅议[J]
.新疆中医药,1997,15(2):1-2.
6
郦永平.
“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述评[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11):8-9.
被引量:8
7
王泓午,王阶,衷静柏,姚魁武,杨彩凤.
中医学“证”科学研究中存在的3个问题[J]
.天津中医药,2006,23(4):297-299.
8
祁明浩,詹瑧.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证研究中的思考与应用[J]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22-2025.
被引量:4
9
王常松,杨敏,闵莉,沈建英.
中医证研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9):2365-2368.
被引量:5
10
黄献平.
中医“证”研究的思考[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21-23.
被引量:2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