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制铁所第三热轧厂的高质量产品制造技术
被引量:1
出处
《太钢译文》
1998年第1期47-51,共5页
Taigang Translation
同被引文献4
-
1杨节.轧制过程数学模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
2GunterKneppe DieterRosenthal.热轧带钢轧制技术[J].冶金设备和技术,1998,(2):86-86.
-
3唐崇明.现代热轧板带生产技术(下册)[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6.61
-
4刘玢,孙一康.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00
二级引证文献6
-
1龚殿尧,徐建忠,薛文颖,刘相华,王国栋,赵晓林.负荷分配对精轧带钢温度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06,18(6):22-25. 被引量:2
-
2龚殿尧,徐建忠,薛文颖,刘相华,王国栋.热带精轧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轧钢,2006,23(3):4-6. 被引量:1
-
3龚殿尧,徐建忠,薛文颖,刘相华,王国栋.热连轧带钢终轧温度预报模拟软件开发[J].钢铁研究学报,2007,19(1):60-62. 被引量:2
-
4薛文颖,龚殿尧,吴迪,刘相华,王国栋.热连轧精轧温度控制的自适应策略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17(3):389-392. 被引量:2
-
5熊文涛,李立新,范进,何亚元.CSP生产线精轧区带钢温度设定模型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2,35(2):89-91. 被引量:1
-
6王海玉,郭立伟,杨荃,王晓晨,王淑志,董立杰.热轧带钢终轧温度的多模式控制[J].工程科学学报,2019,41(7):940-946. 被引量:4
-
1王元.千叶制铁所2号热带轧机为生产高质量产品所进行的设备改造(摘译)[J].太钢译文,1993(3):49-55.
-
2孟白亮.千叶制铁所冷轧不锈钢生产设备与操作(摘译)[J].太钢译文,1994(2):58-64.
-
3千叶厂的无头带钢热轧工艺[J].钢铁研究,1997,25(2).
-
4中西敏修,陶德清.千叶厂为提高热轧板带质量进行的设备改造[J].钢铁技术,1993(5):39-46.
-
5吕秀琴.千叶制铁所第三热轧厂高质量不锈钢热轧技术(摘译)[J].太钢译文,1999(4):38-41.
-
6山本准一,曹妙康.千叶钢铁厂的冷轧不锈钢薄板生产设备与操作技术[J].上海冶金设计,1994(4):60-65.
-
7下山雄二,曹曙.川崎制铁千叶厂的连续退火线[J].世界钢铁,1993(4):19-23.
-
8夕治下山.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千叶厂的连续退火线[J].上海冶金设计,1993,7(2):55-61. 被引量:1
-
9张冶.宝钢1580mm热轧与日本川崎千叶新2050mm热轧主要工艺特点[J].钢铁技术,1997(6):8-14.
-
10Ogawa,Y,池卫新.千叶新建3号带钢热轧机概况[J].世界钢铁,1997(2):5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