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以广东省德庆县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广东省德庆县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德庆县的贡桔沙糖桔成为农业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作者
辛岭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出处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5,共5页
Commercial Research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现代农业思路和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政府作用
德庆县
分类号
F30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1
Porter. M. E. 1998.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etion. Harvard Business. Nov/Dec 98.97(6).
2
兰肇华.
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J]
.宏观经济管理,2006(4):49-50.
被引量:15
3
张丽,韦光,左停.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政府的发展干预——京郊平谷区大桃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2-16.
被引量:21
4
刘春玲.
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58-59.
被引量:21
5
洪文生.
区域品牌建设的途径[J]
.发展研究,2005,22(3):34-36.
被引量:70
6
李志春.
发展广东农业产业集群的系统分析[J]
.南方农村,2006,22(4):45-48.
被引量:11
7
叶依广,纪漫云.
基于个案的区域农业集群成长思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121-126.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张孝锋,喻俊.
产业集群的成因溯源及其对地方政府集群规划的启示[J]
.企业经济,2004,23(11):30-33.
被引量:5
2
向会娟,曹明宏,潘泽江.
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J]
.农村经济,2005(3):47-49.
被引量:60
3
宋一淼.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类研究[J]
.台湾农业探索,2005(1):13-17.
被引量:18
4
沙志芳.
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向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06(2):45-48.
被引量:8
5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6
Porter M 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0
7
钱平凡.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EB/OL].[2004-07-20].http://www.zjzw.net
8
胡昱.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分析研究[EB/OL].[2004-12-13].http://www.hbzyw.gov.cn
9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1987.
10
2005广东统计概要.
共引文献
144
1
黄雯.
农民集群创业与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J]
.创新与创业管理,2022(1):128-138.
2
王周火.
区域品牌建设探讨——以湖南邵东县为例[J]
.台湾农业探索,2009(4):59-62.
被引量:3
3
龙镇辉.
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体行为分析——来自广东省德庆县发展柑桔产业的启示[J]
.管理观察,2008(15):39-40.
被引量:1
4
林青.
基于产业集群培育海峡西岸区域品牌[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7):86-88.
被引量:2
5
洪文生.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构想——以“安溪铁观音”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9):32-35.
被引量:27
6
邵建平,张艳兵,黄怡.
基于区域品牌培育的甘肃工业强省对策分析[J]
.开发研究,2006(3):93-95.
被引量:2
7
曹邦英,涂文明.
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6(4):52-55.
被引量:17
8
陶金国.
特色经济、产业群与区域营销[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3):66-69.
被引量:11
9
朱玉林,康文星.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分析[J]
.求索,2006(7):35-37.
被引量:65
10
洪秀华.
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9):118-121.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32
1
蒋才芳,曹晓鲜.
湘鄂渝黔边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问题和对策[J]
.生态经济,2009,25(3):112-115.
被引量:3
2
杨敬华,蒋和平.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3):83-86.
被引量:12
3
宋玉兰,陈彤.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B06):205-208.
被引量:71
4
向会娟,曹明宏.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对策[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4):34-36.
被引量:23
5
张丽,韦光,左停.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政府的发展干预——京郊平谷区大桃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2-16.
被引量:21
6
郑风田,程郁.
创业家与我国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机理——基于云南斗南花卉个案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6(1):100-107.
被引量:64
7
叶依广,纪漫云.
基于个案的区域农业集群成长思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121-126.
被引量:24
8
兰肇华.
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J]
.宏观经济管理,2006(4):49-50.
被引量:15
9
蔡宁,吴结兵,殷鸣.
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分析[J]
.经济地理,2006,26(3):378-382.
被引量:117
10
李二玲,李小建.
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J]
.经济经纬,2007,24(1):66-70.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4
1
袁平红,武云亮.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以砀山水果产业集群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6-7.
被引量:6
2
武云亮.
农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与链接模式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81-86.
被引量:8
3
包晶冰.
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研究[J]
.经济视角,2011,30(6):55-56.
4
剡谨.
西部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集群研究——以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8-3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唐斌,雷丽君.
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6-91.
被引量:3
2
杨丽清.
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流通路径及创新——以安徽省为例[J]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4):24-26.
被引量:1
3
金高峰.
农业集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31省(市区)1997—2011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13,26(1):39-43.
被引量:4
4
李菁,揭筱纹.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
.天府新论,2014(2):75-80.
被引量:5
5
刘会想,孙国兴,陈丽娜.
天津市特色农业推进路径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4,33(6):11-14.
被引量:5
6
杨月元,王小芳.
集群对农业风险的双重影响:风险规避与风险放大[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7):55-57.
7
郭静,周可金.
安徽省砀山县果蔬产业发展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1):71-76.
被引量:5
8
童云,李康.
以智慧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思考——以阜阳市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5):129-132.
9
金立民.
金融支持定西马铃薯产业的机理、模式和实践[J]
.中国马铃薯,2016,30(4):240-247.
被引量:5
10
王琴梅,曹琼.
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集群为例[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8.
被引量:4
1
张桢,徐社带.
现代林业在这里释放魅力[J]
.中国林业,2007(09A):26-26.
2
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J]
.河南科技,1997,16(6):23-24.
3
刘东.
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创举[J]
.科技潮,2006(8):1-1.
被引量:3
4
谭培安.
以“四个对接”为手段 大力发展现代效益农业[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7):52-53.
被引量:1
5
龙镇辉.
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体行为分析——来自广东省德庆县发展柑桔产业的启示[J]
.管理观察,2008(15):39-40.
被引量:1
6
张孝锋,蒋寒迪.
产业集群理论与有机硅产业群的实证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65-70.
被引量:6
7
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J]
.西北人口,2009,30(5):18-22.
被引量:7
8
刘德,朱伙胜.
以水稻收割机械化为突破口推动农业走向机械化、产业化[J]
.广东农机,2001(2):6-7.
9
姚阳,曾福生.
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13-11214.
被引量:10
10
张士军,张玉洁.
加强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提供综合服务[J]
.水利科技与经济,1995,1(4):159-160.
商业研究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