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人际交往的网络化方式与人格的多元化趋势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国际互联网在全球兴起并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正在改变着世界和人类本身。本文认为,国际互联网对人类个体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形成了网络化的交往方式,并且将个体置于多元文化之中。
作者
郑荣双
严全治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9-43,共5页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网络化方式
人格多元化
互联网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93
参考文献
1
1
许燕.
人际互补理论评介[J]
.心理学探新,1992(3):8-1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
1
梁小燕,陈健.
矛盾分析法视角的大学生宿舍问题解决与思考[J]
.现代交际,2020(20):38-40.
被引量:2
2
郭千钰.
和谐及其实现的社会心理学实质——互动中的人际和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0):90-93.
被引量:1
3
张莹莹.
互补理论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4):4657-4657.
4
田一,王莉,许燕,焦丽颖.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J]
.心理学报,2021,53(9):1003-1017.
被引量:12
5
田一,王莉,许燕,焦丽颖.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J]
.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22(1):3-18.
6
童璐.
幼儿同伴过度支配行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J]
.教育探究,2017,0(3):10-14.
同被引文献
79
1
安爱芬.
高校网络教育的系统规划与建设[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20-21.
被引量:1
2
姚洪亮,王俊舫.
网络人际互动对青年心理的冲击和挑战[J]
.中国青年研究,2000(6):44-45.
被引量:15
3
蒋静.
“虚拟游戏”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1(5):71-73.
被引量:3
4
屈勇.
互联网络中人际互动的新特点[J]
.社会,2000,20(7):38-39.
被引量:12
5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6
风笑天,孙龙.
虚拟社会化与青年的角色认同危机——对21世纪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的挑战[J]
.青年研究,1999(12):15-19.
被引量:59
7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59
8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
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J]
.社会学研究,1999(2):110-120.
被引量:110
9
肖鸿.
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
.社会学研究,1999(3):3-13.
被引量:181
10
何明升.
信息化进程中的生活观转型问题[J]
.哲学动态,1999(5):32-3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8
1
刘中起,风笑天.
青年网际互动的特质与自我表达的实作理路[J]
.青年探索,2002(4):22-27.
被引量:2
2
胡羽,殷正坤.
网络时代适者生存[J]
.武钢大学学报,2000,12(1):52-54.
3
李望舒.
西安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27-228.
被引量:29
4
聂衍刚,路红.
论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4(21):27-30.
被引量:3
5
张丹琳.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潍坊学院学报,2007,7(1):147-148.
被引量:5
6
柳友荣.
谈网络化生存对心理构建的负面影响——兼与郑荣双、严全治先生商榷[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6):63-65.
被引量:3
7
李伟东,刘敏姬.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与交往能力培育策略思考[J]
.青年探索,2010(4):80-84.
被引量:3
8
赵伯兴.
论网络环境下用户科学交流的特点及服务对策[J]
.图书情报工作,1999,43(9):5-7.
被引量:6
9
田东山,陈毓宏.
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特点与德育创新[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4):84-86.
10
胡羽,殷正坤.
网络时代适者生存[J]
.社会科学动态,2000(3):51-52.
二级引证文献
93
1
郭小弦,张岍.
互联网使用与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与网络依赖的中介效应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1):87-97.
被引量:8
2
刘欣.
大学生网络行为对心理的危害分析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8(5):116-117.
被引量:5
3
祝军.
网络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作家,2010(6):193-194.
被引量:1
4
孙永丽.
论网络环境下科研信息的查询与使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4,17(7):444-446.
5
马芳.
转型期高校图书馆服务浅议[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2):67-70.
6
雷鸣,陈晓光,刘卫燕,黄培春.
803名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及人格特征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1):84-86.
被引量:33
7
余香莲,黄银锋.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186-188.
被引量:5
8
徐睿.
网络对青少年角色社会化的影响——透析网络文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相关“跟贴”[J]
.青年研究,2006(6):44-48.
被引量:8
9
王艳军,王艳慧.
网络成瘾机制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及心理干预[J]
.山西医药杂志,2006,35(12):1138-1139.
10
杨静,顾海根.
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282-3284.
被引量:7
1
上网与不上网女人的区别[J]
.妇幼健康,2004(11):84-84.
2
高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29-330.
3
魏晓笛.
网络道德的理性思考[J]
.理论学刊,2001(4):104-104.
4
王路军.
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2000(9):18-19.
被引量:6
5
万光军.
“仁且智”与“由仁义行”:孔孟理想人格考论[J]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5):53-59.
6
顾相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
.求实,2009(6):31-33.
被引量:10
7
杨荣.
网络伦理问题之我见[J]
.甘肃理论学刊,2003(4):50-53.
被引量:2
8
羊展文.
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65-66.
被引量:1
9
王作安.
宗教和谐:全球化时代的新理念[J]
.中国宗教,2010(11):6-8.
10
刘金光.
国际互联网与宗教渗透[J]
.中国宗教,2003(8):27-29.
被引量:27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