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走向21世纪的科学
被引量: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走向21世纪的科学彭纪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中最珍贵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文明中,促进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的融汇,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课题,西方后现代主义...
作者
彭纪南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3-66,共4页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汇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N05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6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90
参考文献
8
1
孟建伟.
探寻科学与人文文化的汇合点──对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整合思潮的反思[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2):7-11.
被引量:24
2
陈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1):22-27.
被引量:80
3
冯天瑜.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J]
.中国社会科学,1997(1):16-24.
被引量:60
4
江天骥.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J]
.哲学研究,1996(11):51-59.
被引量:25
5
周光召.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它对社会的作用[J]
.科学中国人,1996(5):11-19.
被引量:4
6
刘大椿.
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
.哲学动态,1995(9):14-17.
被引量:28
7
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8
[德]李凯尔特(Rickert,H·) 著,涂纪亮.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商务印书馆,198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金吾伦.
库恩和泰勒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区别的争论[J]
.哲学动态,1993(10):13-15.
被引量:5
2
孟建伟.
科学与人文精神[J]
.哲学研究,1996(8):18-25.
被引量:124
3
[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共引文献
196
1
李文庭,杨莉馨.
跨媒介的“生命书写”:石黑一雄创作的自传动因[J]
.现代传记研究,2023(1):140-153.
2
汪太贤.
论中国法治的人文基础重构[J]
.中国法学,2001(4):7-19.
被引量:60
3
吴为.
国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66-69.
4
张耀武,谭维虎.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4):73-77.
被引量:1
5
董冬林.
试论人本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44-145.
6
马跃,张忠有,高晓华.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4):74-75.
被引量:2
7
张学文.
试析当代科学教育的主宰与人文精神的流失——由近期发生的几个案例所想到[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2,10(1):47-53.
被引量:1
8
高月兰.
科学的人文意蕴[J]
.学海,1999(1):51-53.
被引量:1
9
徐辉.
五四时期的两种科学活动及其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48-125.
被引量:5
10
杜也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1999(10):16-18.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123
1
董杰.
对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研究的比较[J]
.体育与科学,2001,22(2):31-35.
被引量:41
2
高月兰.
科学的人文意蕴[J]
.学海,1999(1):51-53.
被引量:1
3
屈林岩,胡跃福,欧亿容.
论人文教育对科技人才培养的作用与意义[J]
.求索,1999(3):52-54.
被引量:4
4
左克厚.
人文理想与人文现实──我对人文精神的思考[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4):69-76.
被引量:4
5
冯虞章.
试谈人文精神[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3(2):3-7.
被引量:27
6
周毅.
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的重大课题——21世纪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3):3-10.
被引量:1
7
陈新夏.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世纪之交文化反思的一点思考[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12-117.
被引量:2
8
杨晓雍.
论科学精神[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4):27-31.
被引量:4
9
张成岗.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文化危机[J]
.社会科学辑刊,1998(4):4-7.
被引量:12
10
伍玉林.
彭加勒的科学伦理观析要[J]
.道德与文明,1998(3):38-4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5
1
吴为.
国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66-69.
2
张学文.
试析当代科学教育的主宰与人文精神的流失——由近期发生的几个案例所想到[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2,10(1):47-53.
被引量:1
3
杜也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1999(10):16-18.
被引量:33
4
吴炜.
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科普水平[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4-47.
被引量:1
5
谭斌昭.
科技时代应高扬人文精神[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9):32-36.
被引量:4
6
方明.
试论科技发展与道德建设[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79-82.
被引量:1
7
方焕香,陈军.
科学精神与青年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J]
.理论月刊,2006(8):190-192.
被引量:2
8
刘让新.
高科技时代的人文关怀问题探微[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9):146-148.
9
万小平.
关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几个问题[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2):71-75.
被引量:2
10
陈睦富.
关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几个问题[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118-120.
二级引证文献
90
1
潘舒怡.
用户对社交机器人的认知及交互动机研究——以豆瓣拉踩小组机器人为例[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1):153-182.
2
邓改娥,蒋小忠.
当代文科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
.文教资料,2007(8):17-19.
被引量:3
3
杨飞,杨晓清,黄文砚.
高校校训的文化内涵与体育人文的缺失[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4):53-55.
被引量:1
4
楼武林,吴殿廷,张艳平.
杰出经济学家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与启示——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例[J]
.传承,2010(6):98-101.
被引量:7
5
蒋建林.
论图书馆的科学精神[J]
.图书与情报,2004(4):21-23.
被引量:5
6
王思义.
从“李约瑟问题”到“综合创新”文化哲学的思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5):49-52.
7
叶华松.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文化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100-102.
被引量:7
8
吴兆雪,江宏春.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6):20-23.
被引量:9
9
蒋建林.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辨析[J]
.图书与情报,2005(2):16-18.
被引量:5
10
叶华松.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
.理论月刊,2005(6):169-170.
被引量:3
1
吕改凤.
图书馆的服务性与学术性[J]
.运城学院学报,2005,23(6):103-104.
被引量:3
2
路甬祥.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
.辽宁科技参考,2003(5):12-12.
3
张秀,郑洋洋.
试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42-43.
4
林德宏.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J]
.江海学刊,1998(4):76-80.
被引量:17
5
李安萍.
浅谈图书馆工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113-115.
6
张香莲.
电视传播要做到“有声有色”[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18):238-238.
7
王丽娟.
浅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创新[J]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68-69.
被引量:13
8
丛春华.
在“文化”与“经济”的交叉点发现新闻[J]
.记者摇篮,2007(12):18-19.
9
柳斌杰.
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J]
.中国出版,2011(11):8-10.
被引量:27
10
蒋愈红.
创新是《梨园春》永恒的追求[J]
.当代电视,2004(8):29-30.
被引量:5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