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幽门螺杆菌L型实验动物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用2~5×109个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细菌型与L型口饲感染了不同种的小鼠(KM种,C57BL/6N系),于感染后90天处死小鼠。组织学检查表明,口服细菌型与L型小鼠多数出现胃肠粘膜组织的慢性间质性炎症(15/18,24/34),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同时引起肝脏细胞的轻微毒性变化。免疫组化技术(ABC法)证实,这些病变确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HP抗原检出率12/15和19/24)。在形态上,两组细菌均主要以圆球体形式在胃粘膜存在和潜伏。提示HP-L型仍保留一定的毒力因素,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潜在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6-8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8

  • 1林特夫.细菌L型的研究在临床、微生态学与流行病学上的意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89,1(2):93-97. 被引量:32
  • 2绍桢,中国医学论坛报.消化专刊,1995年,21卷,17期,9页
  • 3梁后志,实用内科杂志,1994年,14卷,7期,486页
  • 4贾继辉,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年,6卷,3期,36页
  • 5汪万英,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年,23卷,3期,175页
  • 6于东红,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5卷,3期,28页
  • 7周殿元,中华消化杂志,1992年,12卷,317页
  • 8娄峥,细菌L型与疾病,1991年,180页

共引文献27

同被引文献5

  • 1张世馥,姚敏,汪万英,何杰,周文鼎,张家驹.恶性肿瘤中抗酸菌L型检出意义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6(6):57-59. 被引量:12
  • 2于东红,叶荷平,王萍,姚敏,丁仁平.胃恶性肿瘤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的关系[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13(1):7-9. 被引量:27
  • 3何杰 张世馥 等.宫颈癌细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的检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6,16(1):76-76.
  • 4王安潮 谢家政.结核菌L型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初探[J].贵州医药,1995,19:279-279.
  • 5何杰 张世馥 姚敏 等.结核杆菌及其L型感染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J].贵州医药,1995,19(112):278-27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