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角色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利用网络交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对策是,要将学校引导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相统一、将网络伦理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相结合、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作者
李小元
机构地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5,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网络交往
大学生社会化
影响
对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4
1
姜洪友.
网络时代大学生易形成的负面人格[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6):83-84.
被引量:4
2
刘龙洲,颜柯.
大学生网络交往探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108-110.
被引量:18
3
张玉茹.
论校园亚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1):121-124.
被引量:6
4
王生卫,黄晓娟.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对策[J]
.理论观察,2002(6):86-88.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马志政.
文化环境的作用及机理[J]
.浙江社会科学,1999(1):96-101.
被引量:21
2
徐长山.
简论人格的真、善、美[J]
.社会科学,1994(5):33-36.
被引量:1
3
唐莹,张静平,余晓波.
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24-226.
被引量:19
4
张丽萍.
论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06,19(7):55-56.
被引量:5
5
董惠平,张丽萍,张春燕.
关于加强医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28-228.
被引量:2
6
赵会娜,杨曦.
试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问题与对策[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4(6):52-54.
被引量:3
7
周可卫.
探讨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利弊及其引导[J]
.教育与职业,2007(12):180-181.
被引量:5
8
王宏.
试论大学生人格缺陷与教育策略[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8):8-10.
被引量:3
9
沈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20-25.
10
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40
1
钱国军.
高职生的人格缺失及其成因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
被引量:1
2
褚政,赵元立.
网络时代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观[J]
.江苏社会科学,2012(S1):67-69.
被引量:3
3
朱湘虹,徐建军.
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135-138.
被引量:4
4
唐莹,张静平,余晓波.
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24-226.
被引量:19
5
张敏.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2):159-162.
被引量:14
6
王德芳,余林.
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62-467.
被引量:18
7
张丽萍.
论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06,19(7):55-56.
被引量:5
8
董惠平,张丽萍,张春燕.
关于加强医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28-228.
被引量:2
9
赵会娜,杨曦.
试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问题与对策[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4(6):52-54.
被引量:3
10
周可卫.
探讨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利弊及其引导[J]
.教育与职业,2007(12):180-18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14
1
王继伟.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127-129.
被引量:4
2
童心刚,成祖松.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化[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42-144.
被引量:10
3
邵培仁.
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7):5-8.
被引量:50
4
方楠.
“双面”人格在现实与虚拟社交空间的呈现——当代大学生人格异化探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1):106-109.
被引量:5
5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659
6
周浩,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被引量:3697
7
居张洪.
让网络成为聋生交往的舞台[J]
.现代特殊教育,2005(3):23-25.
被引量:2
8
唐莹,张静平,余晓波.
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24-226.
被引量:19
9
黄立志.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式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8(24):292-293.
被引量:4
10
王佑镁,祝智庭.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
.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被引量:240
引证文献
14
1
王焕成,王金凤.
后博客时代高职生社会化与高职新型人才培养的双赢互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124-126.
2
江小英,周静.
中学聋生网络交往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10(9):63-67.
被引量:11
3
闵容.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2):146-147.
被引量:5
4
王密.
从信息网到社会网的转变看网络文化的特点及教育意义[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3):85-87.
被引量:1
5
曾融.
论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原因及其引导路径[J]
.时代教育,2012(17):176-177.
6
陈洁君.
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4):69-72.
被引量:3
7
陈耀.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社会化障碍分析及对策[J]
.教育评论,2013(3):81-83.
被引量:2
8
葛敬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2(2):101-103.
被引量:2
9
杨金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4):71-72.
10
陈丽君,张碧娴.
儿童孤独感对网络交往的影响:交往动机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7(7):64-7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唐莹,张静平,余晓波.
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24-226.
被引量:19
2
张丽萍.
论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06,19(7):55-56.
被引量:5
3
董惠平,张丽萍,张春燕.
关于加强医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28-228.
被引量:2
4
赵会娜,杨曦.
试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问题与对策[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4(6):52-54.
被引量:3
5
周可卫.
探讨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利弊及其引导[J]
.教育与职业,2007(12):180-181.
被引量:5
6
王宏.
试论大学生人格缺陷与教育策略[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8):8-10.
被引量:3
7
李娟娟.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初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6):75-78.
被引量:4
8
张夏菲.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J]
.中国高教研究,2008(9):82-83.
被引量:11
9
李小元.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
.教育探索,2009(3):103-105.
被引量:14
10
彭静.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2):207-208.
被引量:1
1
林玉芝.
跨越理想与现实鸿沟 构建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B03):57-59.
被引量:2
2
杨南.
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8(12):204-206.
被引量:2
3
郑利娟.
幼师风采的形成[J]
.学周刊(下旬),2012(6):146-147.
4
李海贞.
浅谈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J]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S1):56-60.
5
陈素文.
网络对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冲击及其引导[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25(4):106-108.
被引量:1
6
刘慧丽.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研究[J]
.才智,2016,0(3):104-104.
7
王韬.
青少年自卑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J]
.中等职业教育,2010(2):36-38.
被引量:3
8
凌士彬.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能力与队伍构建[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4(5):40-42.
9
姜俊红.
论师范生角色能力的自我培养[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4):70-72.
10
金坤荣.
浅谈引导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
.中小学校长,2010(9):36-37.
教育探索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