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联合保护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和国际生物圈保护区,武夷山保护区在为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怎们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及其持续利用结合起来,做了多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区资源保护和社区协调发展的道路。
作者
陈挺舫
李荣禄
机构地区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1998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武夷山
自然保护区
联合保护
社区
协调发展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36
1
周世强.
从生态经济观点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价值、系统结构及管理原则[J]
.生态经济,1988,4(S1):74-74.
被引量:3
2
贾瑞霞.
国外学者关于一体化理论的一些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3):71-73.
被引量:4
3
苏杨.
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9M):25-28.
被引量:29
4
陈秀芝,张海鹏.
发展乡土型产业 推动社区共管持续开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1):104-106.
被引量:4
5
王献溥.
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途径[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2):49-54.
被引量:53
6
陶思明.
关于自然保护区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探索[J]
.科技导报,1994,12(6):63-64.
被引量:1
7
张志,朱清科,朱金兆,张宇清,李永芳.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在流域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以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1):25-31.
被引量:28
8
赵献英.
自然保护区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和意义[J]
.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79-285.
被引量:14
9
袁兴中,刘红,高天刚.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
.生态学杂志,1995,14(4):36-40.
被引量:48
10
谢屹,温亚利.
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运用[J]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6):81-83.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5
1
周世强.
参与式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基础及管理模式分析[J]
.四川林勘设计,1999(2):34-36.
被引量:11
2
诸葛仁,陈挺舫,特里.德拉西.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机制的探讨[J]
.农村生态环境,2000,16(1):47-52.
被引量:68
3
黄清麟,何建源.
武夷山九曲溪水资源[J]
.中国园林,2000,16(1):47-48.
被引量:2
4
李东义.
论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J]
.河北林果研究,2001,16(1):68-72.
被引量:5
5
傅之屏,谌利民,杨远兵,陈伟,刘雷,余波,刘昊,何万红.
大熊猫保护区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
.四川动物,2015,34(3):468-47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郎玉屏.
民族社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421-424.
被引量:4
2
程松林,郭英荣.
构建中国武夷山生物多样性安全体系的设想[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S2):67-71.
被引量:3
3
苏时鹏,张春霞.
闽江流域森林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动态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47-49.
被引量:5
4
GUIYan-li FANGYan-gang LIUJi-sheng.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 OF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4,14(3):276-282.
被引量:2
5
吕一河,陈利顶,傅伯杰,徐建英.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博弈分析[J]
.生物多样性,2004,12(5):546-552.
被引量:17
6
覃勇荣.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为例[J]
.河池学院学报,2004,24(4):69-75.
被引量:10
7
陈金华,李洪波.
试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武夷山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1):11-15.
被引量:31
8
韦惠兰,段小霞,黄华梨.
自然保护模式转型的经济学分析[J]
.生态经济,2005,21(2):94-97.
被引量:3
9
魏遐.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57-162.
被引量:27
10
刘悦翠,唐永锋.
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模式的调查[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184-188.
被引量:10
1
康勇军.
库尔勒:三省(区)首次研讨藏羚联合保护[J]
.森林与人类,2002,22(9):47-47.
2
杨荣臻,王绍先.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工作形势分析及对策[J]
.长白山自然保护,1996(3):1-4.
3
调查:升金湖白头鹤数量“缩水”[J]
.绿色视野,2008,0(6):9-13.
4
李荣禄.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联合保护与社区的协调发展[J]
.林业经济,2001(12):55-57.
被引量:2
5
王凤昆,朴德雄,刘化金.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探析[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7(2):32-35.
被引量:2
6
69扎龙自然保护区[J]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2008(4):106-106.
7
杨荣臻,王绍先,张加敏.
长白山保护区联合保护工作形势及对策[J]
.吉林林业科技,1996,25(6):41-44.
被引量:1
8
王利繁,李泽君,罗爱东,张忠员,杨丽琼.
中老跨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初探[J]
.林业调查规划,2015,40(2):149-152.
被引量:14
9
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藏羚羊联合保护协调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J]
.干旱区地理,2005,28(5):653-653.
10
焉申堂,李楠,戴伟男.
浅谈乌苏里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措施与保障机制[J]
.防护林科技,2015,28(7):68-69.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