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即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
吴晓明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9年第2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代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历史任务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87
1
胡洪彬.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1):38-42.
被引量:2
2
耿士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研究综述[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6):27-28.
被引量:2
3
陈文津.
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S1):69-71.
被引量:5
4
邱柏生.
从政治沟通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思想教育研究,2006(4):10-14.
被引量:6
5
熊申英,罗南石.
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315-317.
被引量:29
6
王桂泉,徐海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辽宁日报,2008-06-25.
7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页.
8
叶盛.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广西日报,2007-11-28.
9
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学习(山东),2008,(1).
10
杨国琴,吴霁乐.《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浙江日报》2010年2月1日.
引证文献
13
1
孙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3):14-18.
被引量:17
2
赵铁锁,肖光文.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4):152-156.
被引量:15
3
周中之.
民族形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100-106.
被引量:12
4
冯书生,张英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37-40.
5
周国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社科纵横,2010,25(10):6-8.
被引量:3
6
沈蓓绯,赵蓉.
马克思主义在城市社区的大众化传播[J]
.重庆社会科学,2010(12):51-56.
被引量:2
7
祁海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及其优化策略[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6(2):1-10.
被引量:2
8
赵婷婷,林丽丽.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J]
.学理论,2011(18):287-288.
被引量:1
9
韩德燕.
浅议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商情,2011(50):6-7.
10
陈思.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几点思考[J]
.理论观察,2013(9):5-6.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李明超.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经验[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7):9-10.
被引量:1
2
耿士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研究综述[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6):27-28.
被引量:2
3
王军峰,周贤君,刘艳军.
文化传播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12-15.
被引量:1
4
徐海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J]
.党政干部学刊,2009(11):13-16.
被引量:2
5
刘占虎.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3-4.
被引量:3
6
谢加书.
日常生活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J]
.教学与研究,2010(5):42-45.
被引量:14
7
董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10-112.
被引量:2
8
侯松涛.
十年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启示[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124-132.
被引量:7
9
陈娱.
接受图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80-84.
10
孙建昌,徐艳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和“怎样化”[J]
.山东社会科学,2010(10):138-143.
被引量:7
1
吴元梁,李涛.
实事求是的楷模 与时俱进的典范[J]
.文明与宣传,2002,0(10):30-32.
2
季明.
改革开放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5):4-8.
3
石金明.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红河探索,2002,0(3):5-6.
4
刘孚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J]
.当代江西,2006,0(9):12-14.
5
宋士昌.
关于深入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几个问题[J]
.理论学刊,1998(5):5-11.
6
宋明晏.
学党章要学党章发展史[J]
.前线,2016(6):85-87.
被引量:1
7
中共十五大简介[J]
.党史博采(上),2001,0(12):1-1.
8
郑邦山.
江泽民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16-19.
被引量:1
9
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任务[J]
.理论与当代,2006(8):1-1.
10
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J]
.研究与实践,2006(5):1-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