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制药技术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制药技术的科学内涵曹晖王孝涛刘玉萍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传统制药理论和技术,长期以来保证和指导了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历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传统中药制药方法在医疗试制、试用的实践中渐渐形成较为系...
作者
曹晖
王孝涛
刘玉萍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出处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关键词
中药
炮制
采制技术
饮片
制剂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6
1
钟凤林,陈和荣,陈敏.
青蒿最佳采收时期、采收部位和干燥方式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7):405-406.
被引量:46
2
张思巨,艾铁民,杨立新.
绵马贯众贮存时间与药材质量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4):206-207.
被引量:9
3
高家鉴,金茶琴.
苦杏仁不同炮制品常规贮存一年后苦杏仁甙含量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1(11):658-659.
被引量:3
4
李桂春,高天爱,文建民,杨荣州,虞承伟,张升华.
黄芪、红芪及其类同品的质量考察[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8):454-456.
被引量:6
5
都恒青,李赵曦,刘根成,刘方洲.
地黄的质量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27-329.
被引量:18
6
赵中振,胡梅,唐晓军.
不同树龄三种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15-18.
被引量:38
7
赵一,原思通,李爱媛.
炮制对商陆毒性和药效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8):467-469.
被引量:16
8
王祝举,程明,原思通.
薄层扫描法测定商陆饮片中商陆毒素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9):21-23.
被引量:10
9
张治针,范崔生,黄爱华.江西枳实和枳壳的商品质量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9(09).
10
汤亚池,袁桂京,刘月英,涂显辉.中药蜡丸体内追踪实验研究[J]中成药,1988(0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赵中振,唐晓军,胡梅.
树皮年轮的研究及其意义[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4):127-130.
被引量:9
2
吕归宝,药物分析杂志,1988年,8卷,1期,17页
3
薛惟建,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年,3卷,5期,291页
4
李德华,中草药,1986年,17卷,6期,14页
5
团体著者,中药大辞典,1985年
6
黄--,神农本草经,1982年
7
徐国钧,药材学,1963年
8
匿名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1995年,169页
9
叶祖光,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6年,4卷,4期,260页
10
陈和荣,中药通报,1986年,11卷,7期,9页
共引文献
136
1
朱雪梅.
中药材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
.质量与市场,2020(19):64-66.
2
都晓伟,孟祥才.
中药材采收、加工与贮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S1):75-79.
被引量:8
3
范振涛,马小军,冯世鑫,韦树根,韦霄,郭兰萍,黄璐琦.
青蒿素含量等级分布模型的结果验证[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3):269-271.
被引量:1
4
孙年喜,李隆云,钟国跃,马鹏.
不同生长期土壤水分处理对黄花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4):386-389.
被引量:8
5
郭宝林,吴勐,斯金平,李家实.
厚朴道地性的遗传学证据[J]
.药学实践杂志,2000,18(5):314-316.
被引量:15
6
张庭广,司玫,何进来,高锐卿.
地黄中梓醇的分离纯化工艺探索[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91-592.
被引量:13
7
葛建华,龚旭东,李伟红,周谧.
从5批金银花的检验谈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完善[J]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4):164-165.
被引量:4
8
邢浩,庞雪.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商陆植物中皂苷甲的含量[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18(5):304-306.
被引量:8
9
刘饶,潘明炎,潘心平,斯金平,陈德标.
厚朴年生长规律的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10(3):287-290.
被引量:5
10
高家鉴,金茶琴,徐锡山.
蒸法炮制批量苦杏仁的工艺与蒸制品的质量标准探讨[J]
.中药材,1993,16(7):26-2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钱荣军.
浅谈中药的临方炮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2):115-115.
被引量:2
2
朱盛山,李苑新,袁旭江,霍务贞,姜红宇,刘燕华.
传统中药散、丸制剂之探讨[J]
.中成药,2006,28(11):1715-1716.
被引量:7
3
王信,袁丹凤.
浅析中药临方炮制的临床意义[J]
.中国药房,2007,18(21):1677-1679.
被引量:17
4
黄清杰.
中药临方炮制不可废[J]
.甘肃中医,2009,22(11):49-50.
被引量:5
5
李原,石新华,范彦博.
开展中药临方炮制对发挥中医特色的意义[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6):465-466.
被引量:25
6
蔡宝昌,秦昆明,吴皓,蔡皓,陆兔林,张兴德.
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J]
.化学进展,2012,24(4):637-649.
被引量:66
7
艾伟霞,郑虹,冯晶.
医院中药饮片的临方炮制[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185-186.
被引量:10
8
刘春红.
开展中药临方炮制让医患双方满意[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67-268.
被引量:18
9
吴志成,杨锡仓,王明伟,窦霞,李越峰.
酒当归最佳炮制工艺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14,27(1):40-42.
被引量:13
10
肖何.
从祖国医药学著作中看中药的传统制剂[J]
.海峡药学,1997,9(A04):60-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苟志林,曹大春,刘玉芬,祝之友.
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药临方炮制的思路与方法[J]
.光明中医,2016,31(3):431-432.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小英,冯积容,夏荃.
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方炮制的意义[J]
.今日药学,2018,28(12):861-864.
被引量:8
2
黄立东,杨川.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其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6):197-198.
被引量:5
3
苑冬敏.
中药特色技术手工泛丸法在个体化用药服务中应用体会[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3):8-10.
被引量:10
4
李璐瑒,郭桂明,钟赣生.
浅析临方炮制在临床中药学中的重要性[J]
.北京中医药,2019,38(2):165-168.
被引量:11
5
白云凤.
某三甲中医医院丸散加工周期持续性改进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19,9(31):209-209.
6
田刚强.
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思路探讨[J]
.光明中医,2020,35(3):463-465.
被引量:5
7
杨诗龙,王业静,钱凯,彭超,雷露,黄永亮,王世华.
青蒿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J]
.中国药房,2020,31(9):1144-1147.
被引量:1
8
刘倩.
刍议中药临方炮制的传承与创新[J]
.光明中医,2021,36(5):833-835.
9
张俊强.
中药临方炮制对饮片质量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1,36(15):2641-2643.
被引量:3
10
姚静,施钧瀚,桂新景,张璐,陈天朝,李学林,刘瑞新.
中药临方炮制在医院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7):12-14.
被引量:6
1
袁敬.
蟾酥的采制技术[J]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8):675-675.
被引量:2
时珍国药研究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