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中被东亚忽视的东亚视角 被引量: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村上春树一般被视为以描述现代都市人感觉见长的“软性”作家。探讨“东亚与村上春树”这一课题的学界,也大多致力于研讨村上文学中的精神疗愈元素、心灵共振元素、后现代元素、工业文明批判元素和文体元素等等,而往往忽视了其中最具启示性的东亚元素和东亚视角,即村上对近现代东亚史中的暴力与邪恶的追问、鞭挞及他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作为斗士的勇气、良知、担当意识和内省精神。本文通过对《寻羊冒险记》、《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和《天黑以后》的文本分析尝试就此加以梳理。
作者 林少华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秦刚.《海边的卡夫卡》现象及其背后[J].读书,2007(8):113-118. 被引量:9
  • 2杨炳菁.历史记忆与文学语言——评小森阳一的《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J].外国文学,2008(4):46-52. 被引量:5
  • 3村上春树特别访谈:「物語のための冒険」,载于(日本)《文学界》1985年8月号.
  • 4《村上春树全作品1990-2000④》,(日本)讲谈社2003年5月,第552-553页.
  • 5村上春树.《边境近境》,(日本)新潮社1998年4月,第139-140页.
  • 6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 7村上春树.《少年卡夫卡》,(日本)新潮社2003年6月,第34-35页.
  • 8村上春树特别访谈:「「海辺のカフカ」を語る」,载于(日本)《文学界》2003年4月号.
  • 9《我是站在鸡蛋一边的》,载于《南方周末》2006年9月7日.
  • 10许金龙.《大江健三郎在北京》[J].小说家,2001,.

二级参考文献6

  • 1岛村辉,林少阳.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现状及方法论的变迁[J].外国文学研究,2002,24(2):22-29. 被引量:1
  • 2村上春树.《长篇访谈-谈<海边的卡夫卡>》[J].文学界,2003,(4).
  • 3村上春树.《共同社专访:故事是世界的共同语言》,载《参考消息》,2008-49.
  • 4村上春树.《街与不确定的壁》[J].文学界,1980,(9).
  • 5村上春树.《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 6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秦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184

引证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