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与王学之关系考察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9,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23
-
1《明末清初的格物穷理之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第14-21页.
-
2《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J].中华文史论丛,2004,(72).
-
3《农政全书·凡例》,岳麓书社,2002.
-
4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中华书局,1963,第77页;第207页;第560页;第67页.
-
5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A].王重民编著.《徐光启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74-75页.
-
6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见《徐光启集》,第80页.
-
7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下《徐光启传》.
-
8.《徐光启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
9焦竑.《书盐铁论后》,《澹园集》,中华书局,1999,第272页.
-
10焦竑.《太医院吏目面山金公暨配江氏墓志铭》,《澹园集》,第464页.
共引文献72
-
1张学智.从人生境界到生态意识——王阳明“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论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6):29-35. 被引量:12
-
2赵园.明清之际士人的豪杰向慕与理想人格追寻——以易堂诸子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4(6):76-83. 被引量:10
-
3杨国荣.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内在视域[J].学术月刊,2004,36(12):19-26. 被引量:5
-
4黄卓越.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之演进[J].中国文化研究,2002(3):38-55. 被引量:3
-
5钱明.王阳明迁居山阴辨考——兼论阳明学之发端[J].浙江学刊,2005(1):91-98. 被引量:5
-
6陈立胜.儒学经传的怀疑与否定中的论说方式——以王阳明、陈确的《大学》辨正为例[J].中国哲学史,2002(2):55-62. 被引量:4
-
7杨泽波.孟子气论难点辨疑[J].中国哲学史,2001(1):54-61. 被引量:18
-
8蔡方鹿,蒋小云.宋学经典诠释的哲学意蕴[J].哲学研究,2005(6):49-55. 被引量:3
-
9杨国荣.论冯契的广义认识论[J].中国哲学史,2006(1):103-110. 被引量:3
-
10石昌渝.明代公案小说:类型与源流[J].文学遗产,2006(3):110-117. 被引量:18
-
1徐道一.周易·科学·21世纪——实例和认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1):1-5. 被引量:2
-
2顾玉萍.《论语》中“命”与“仁”之关系考察[J].文化学刊,2015(3):201-203.
-
3颜毓洁.伦理学园地一株新苗──读《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史》[J].道德与文明,1996(2):40-42.
-
4陈张林.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自觉与重建——以李二曲“体用全学”为中心[J].人文杂志,2010(6):24-29.
-
5王斌,周育平.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与中国社会变迁[J].湖湘论坛,2016,29(2):130-134.
-
6王芳恒.存在主义哲学与尼采哲学之关系考察[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22-26. 被引量:1
-
7范立舟.晚明人文精神分析[J].哲学研究,2006(9):56-60. 被引量:2
-
8何秀煌.略论科学理论与科学传统[J].现代哲学,1987(4):19-21.
-
9叶隽.晚明学域与观念交易——知识史视野中的“汉文西学”[J].中国图书评论,2013,36(7):99-103. 被引量:1
-
10申鹏宇.从刘宗周看晚明道德理想主义的破灭[J].社科纵横,2012,27(6):127-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