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布勒东: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诗人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心态史看,海德格尔从1926年写作《存在与时间》到1933年发表《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的心理历程,是黑格尔从1806年写作《精神现象学》到1831年发表《论英国改革法案》的那种心理历程的重复。当拿破仑于1806年征服耶拿城时,黑格尔在他身上看见了"世界精神",他梦想这个使法国成为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的世界精神也能在德国变成"地上的神圣观念",即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日尔曼国家,并"超过它的老师"。就像1806年的黑格尔一样,海德格尔遭遇了德国在一战中再一次被法国打败的经历。他们在国家因战败和分裂而变得颓废的状态中渴望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对黑格尔来说是"世界精神",对海德格尔来说是"神"——唤起民族的精神,统一国家,并由这里出发统治世界,而俾斯麦和希特勒分别是其化身。把两次世界大战之问这一敏感时期的海德格尔与布勒东放在一起,基于以下理由,即,作为案例,他们身上分别体现了德国人对国家的狂想和法国人对社会的狂热在彼时的增长,而这两种狂热的物质化形态最终以战争的形式碰撞在一起。
作者 汪剑钊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53,共9页 China Book Review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