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语境下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2008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8年,刑事诉讼法学界立足于我国司法实际,以倡导和谐为主要目标,围绕刑事诉讼法修改、修订后律师法的实施、刑事司法职权的优化配置、被害人权利保障等问题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与经验。
作者
卞建林
董超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3,共4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法学研究
和谐
综述
语境
司法职权
法的实施
优化配置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3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8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8
1
卞建林.
刑事程序法治化的期待——写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J]
.中国司法,2008(1):17-21.
被引量:7
2
樊崇义.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理性思考(上)[J]
.法学杂志,2008,29(1):25-32.
被引量:25
3
任华哲,程媛媛.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反思[J]
.法学评论,2008(2):101-106.
被引量:4
4
樊崇义.要保证新律师法的贯彻实施[N].法制日报.2008-1-27.
5
王军.
积极迎接修改后律师法给公诉工作带来的挑战[J]
.人民检察,2008(7):35-36.
被引量:1
6
王利民.
适应修改后律师法的实施 提高检察机关反贪侦查水平[J]
.人民检察,2008(7):36-37.
被引量:2
7
卞建林,田心则.
论刑事诉讼中权力的和谐化[J]
.人民检察,2008(4):17-21.
被引量:4
8
宋英辉,王敏远,周伟,顾肖荣,白新潮.
和谐社会背景下检察权的配置与行使[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1):8-14.
被引量:2
9
万毅.
检察权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返回检察理论研究的始点[J]
.政法论坛,2008,26(3):91-106.
被引量:57
10
宋英辉,罗昌平,陈卫东,康均心,张建伟,刘拥,陈岚,王敏远,谢鹏程,郑青.
检察工作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J]
.人民检察,2008(22):32-3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73
1
田心则.
论程序法治语境下的侦查权控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121-125.
被引量:3
2
陈忠仪,李惟,孟招祥.
俄罗斯联邦请求引渡案开审[J]
.检察风云,2006(19):42-43.
被引量:1
3
龙宗智.
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
.法学,1999(10):2-7.
被引量:244
4
公丕祥.
国际化与本土化:法制现代化的时代挑战[J]
.法学研究,1997,19(1):87-100.
被引量:87
5
龙宗智,左卫民.
诉讼机制的社会意义[J]
.中外法学,1992,4(5):60-62.
被引量:5
6
周汉华.
论国家赔偿的过错责任原则[J]
.法学研究,1996,18(3):136-143.
被引量:46
7
陈卫东.
谈谈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行和解[J]
.法学杂志,1986,7(2):25-25.
被引量:1
8
周道鸾.
试论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J]
.人民司法,2004(8):43-46.
被引量:11
9
肖军.
日本刑事补偿法(昭和225年1月1日法律1号)[J]
.行政法学研究,2004(4):111-115.
被引量:6
10
罗豪才,宋功德.
和谐社会的公法建构[J]
.中国法学,2004(6):3-22.
被引量:122
共引文献
280
1
任涛,董玉庭.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检察司法责任制[J]
.行政论坛,2021(2):147-152.
被引量:3
2
万旭.
刑事审判中异议制度的原理论纲——从刑事审判对抗化转型切入[J]
.刑事法评论,2022(2):572-593.
3
高通.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觉醒——读邓子滨研究员《刑事诉讼原理》[J]
.刑事法评论,2021(1):40-53.
被引量:1
4
罗贵月.
被害人谅解有效性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基于认罪认罚裁判样本和访谈的实证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6):56-67.
5
周林.
司法裁判社会效果实现的策略及其优化——以人民法院“防止返贫”的司法裁判为样本[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209-224.
被引量:4
6
王贵松.
国务院的宪法地位[J]
.中外法学,2021(1):203-222.
被引量:20
7
陈昕,张红昌.
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方式的反思与完善[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36-38.
8
顾永忠,李作.
论“改革试点推动立法”模式——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J]
.河北法学,2023,41(8):76-95.
被引量:1
9
张新宇.
轻罪重判国家赔偿案件的困境与出路[J]
.法商研究,2023,40(3):173-186.
10
徐丽艳,孙高鹏.
刑事和解的经济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8):63-6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陈光中.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J]
.人民检察,2006(05X):5-7.
被引量:226
2
于志刚.
论刑事和解视野中的犯罪客体价值——对误入歧途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批判[J]
.现代法学,2009,31(1):95-112.
被引量:70
3
刘凌梅.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
.现代法学,2001,23(1):152-154.
被引量:350
4
马静华.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
.法律科学,2003,21(4):81-88.
被引量:210
引证文献
1
1
詹慧文.
试析“大调解”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以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为视角[J]
.中国商界,2010(2):323-3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严征.
试论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5):47-48.
被引量:1
1
赵丹.
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综述[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6):112-118.
被引量:1
2
王敏远,朱长立.
刑事诉讼法学:聚焦程序公正[J]
.陕西检察,2000(5):33-34.
3
向勇.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0):228-229.
4
卞建林,田心则.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纲[J]
.新华文摘,2009(11):16-20.
5
沈德咏,江显和.
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再探讨[J]
.人民司法,2009(5):61-64.
被引量:8
6
程荣斌,郝银钟,李洪江.
1998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9(1):87-91.
7
程荣斌,张泽涛,李洪江.
1999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0(1):90-95.
被引量:2
8
王金贵.
深入推进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综述[J]
.人民检察,2008(19):43-46.
9
李晓静.
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问题[J]
.财经问题研究,2014(S2):191-192.
被引量:3
10
程荣斌,甄贞.
1995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6(1):57-62.
人民检察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