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者承认,用西方的研究范式来分析中国已经越来越困难,既难以解释中国的现实。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46,共3页
People's Tribune
同被引文献20
-
1李佑新,陈龙.继承、创新与挑战——沃马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的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2008(7):52-55. 被引量:7
-
2冯雷.海外人士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1):58-63. 被引量:5
-
3“中国的资本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94(4):43-44. 被引量:9
-
4亚当.沙夫,郭增麟.我的中国观[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4):33-38. 被引量:22
-
5М.Л.季塔连柯,马贵凡.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1(6):85-89. 被引量:25
-
6彼得.诺兰,吕增奎.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J].国外理论动态,2005(9):31-36. 被引量:33
-
7阿里夫·德里克,远山(编译).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4-8. 被引量:37
-
8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9-11. 被引量:113
-
9萨米尔.阿明,丁海.中国发展道路的贡献[J].国外理论动态,2006(11):28-29. 被引量:6
-
10阿里夫.德里克,王瑾.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挑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2):144-149. 被引量:15
-
1敬军.“三个代表”思想对马列主义的新贡献[J].四川党史,2000(6):19-20.
-
2张建君.“美丽中国”愿景振奋人心[J].新重庆,2012(12):13-15.
-
3张.谁对中国的未来负责?[J].资料通讯,2004(7):92-93.
-
4Simon,Eiegant,段醒予(编译).普京的俄罗斯:中国的未来?[J].财经文摘,2008(5):137-137.
-
5宋志军.证据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J].研究生法学,2006,0(4):97-110.
-
6部长好声音[J].紫光阁,2016(4):24-25.
-
7何忠洲.中国县乡大换届[J].晚霞,2006(8):24-24.
-
8宋晓敏.现实主义安全研究范式及其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66-70. 被引量:2
-
9马一德.“法治中国”的未来前景[J].红旗文稿,2015(13):16-18.
-
10刘戈.为什么移民造就了创新?[J].中外管理,2016,0(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