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4
Thinking About China Civil Judicial Reform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8,共4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参考文献9
-
1宋方青.法律委员会——一个致力于英格兰与威尔士法律改革的机构[J].政法论坛,2001,19(3):133-136. 被引量:2
-
2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5年3月9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4):7-13. 被引量:4
-
3周汉华.论建立独立、开放与能动的司法制度[J].法学研究,1999,21(5):1-18. 被引量:99
-
4万其刚,施正文.司法改革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法学杂志,2003,24(2):68-70. 被引量:3
-
5陈卫东.中国司法改革十年检讨[J].中国律师,2002(11):40-43. 被引量:11
-
6齐树洁.英、德民事司法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1):57-63. 被引量:6
-
7万毅.转折与展望:评中央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J].法学,2003(8):30-36. 被引量:20
-
8夏锦文,徐英荣.现实与理想的偏差:论司法的限度[J].中外法学,2004,16(1):33-46. 被引量:40
-
9景汉朝,卢子娟.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1997,19(5):4-35. 被引量:151
二级参考文献34
-
1范愉.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读奥尔森的《诉讼爆炸》[J].北大法律评论,1998(1):158-180. 被引量:42
-
2徐静村,刘荣军.纠纷解决与法[J].现代法学,1999,21(3):1-6. 被引量:27
-
3周汉华.论建立独立、开放与能动的司法制度[J].法学研究,1999,21(5):1-18. 被引量:99
-
4何家弘.让证据走下人造的神坛——试析证据概念的误区[J].法学研究,1999,21(5):100-109. 被引量:81
-
5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21(1):2-16. 被引量:159
-
6赵钢.正确处理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十大关系[J].法学研究,1999,21(1):17-32. 被引量:65
-
7陈骏业.实行法治的代价[J].法学,1999(2):6-11. 被引量:26
-
8何家弘.司法公正论[J].中国法学,1999(2):11-19. 被引量:193
-
9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讨会纪要[J].法学研究,1998,20(5):2-27. 被引量:26
-
10龙宗智,李常青.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法学,1998(12):35-39. 被引量:148
共引文献318
-
1陈雅峥.国际商事调解中的虚假调解问题及中国因应——以《新加坡调解公约》为视角[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1):93-110. 被引量:1
-
2夏锦文,徐英荣.《法官法》修订后法官惩戒的程序规制研究——以法官惩戒委员会制度激活为中心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21(6):119-128. 被引量:3
-
3谢海生,彭三军.我国刑事司法功能之检讨及其重构——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视角[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4):3-20. 被引量:8
-
4马学峰.传媒监督——实现司法独立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148-151.
-
5程宗璋.试论我国的民事认证制度[J].天津电大学报,2000,4(4):42-48.
-
6孙俊卿.对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6):101-106. 被引量:1
-
7熊菁华.行政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审前准备程序和审前会议制度[J].行政法学研究,2000(2):53-59. 被引量:5
-
8李建明.实现司法公正的若干困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1):107-112. 被引量:6
-
9张锐智.“三个代表”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南[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6-127.
-
10念富强.浅论司法改革与中国ADR的发展[J].社科纵横,2004,19(6):98-99.
同被引文献34
-
1张永红.英国判例法对调解的规范和引导[J].法律适用,2010(Z1):186-189. 被引量:3
-
2吴元元.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3):133-147. 被引量:56
-
3谢晖.民间规范与人权保障[J].求是学刊,2004,31(6):87-93. 被引量:29
-
4孙笑侠,郭春镇.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6(1):47-58. 被引量:296
-
5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6,28(3):16-29. 被引量:163
-
6李仕春.《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困局与出路-“民商法前沿”系列讲座现场实录第330期》,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44157,访问日期:2010年7月28日.
-
7[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第59-68页.
-
8[德]魏德士,丁晓春,吴越译..《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31,334页..
-
9(美)科斯(Coase,R.H.)著,盛洪等译.企业、市场与法律[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0
-
10Edward Alsworth Ross.Social Control:A Survey of the Foundations of Order[]..2002
引证文献4
-
1赵清.浅析法院判决与权利生成——以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与实践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0,31(9):114-116.
-
2齐树洁,许林波.域外调解制度发展趋势述评[J].人民司法,2018(1):22-27. 被引量:11
-
3李亚凝,李娜,罗冬梅.陌生人社会的破碎——民间法适用的当代城市基础[J].民间法,2011,13(1):35-46. 被引量:2
-
4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课题组,王乃权,徐斌,任才峰.房地产市场震荡之司法应对——以慈溪法院的审判实践为例[J].司法改革论评,2015(1):87-9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王祥修,符王瑾.《新加坡调解公约》背景下中国国际商事调解制度的构建[J].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20(1):53-64.
-
2戴璇璇.日本ADR制度新发展述评[J].东南司法评论,2019,0(1):503-512. 被引量:1
-
3谭茜元.土耳其调解制度新发展述评[J].东南司法评论,2019,0(1):490-502.
-
4李亚凝.工具理性的拯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约束重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60-67. 被引量:1
-
5李亚凝.以Netlogo社会模拟实验为基础对道德缺失的法律解决方案[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3(2):261-288. 被引量:1
-
6龙飞.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立法的域外比较与借鉴[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1):81-95. 被引量:20
-
7刘晓红,徐梓文.《新加坡公约》与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对接[J].法治社会,2020(3):53-64. 被引量:16
-
8黄彦雄.论我国商事调解员制度的规范建构——在《新加坡公约》背景下的制度衔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4):76-80.
-
9陈利强,邱梦婷.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1,36(2):57-65. 被引量:7
-
10李梦云.多元解纷机制下劳动争议调解员专业化之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38(7):6-18. 被引量:5
-
1吴玉章.缺乏理论的实践[J].读书,2004(7):113-116. 被引量:1
-
2汪明敏,孟丽芳.武汉市硚口区司法改革运动始末[J].武汉文史资料,2001,0(5):36-39.
-
3臣子.不罚坐牢罚种树——一起突破刑罚手段的典型判例[J].民主与法制,2007(05S):19-21.
-
4齐树洁.关于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J].司法改革论评,2007(1):97-110. 被引量:3
-
5侯松涛.建国初期的司法改革运动:回顾与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93-98. 被引量:5
-
6李玉生.司法改革运动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1999(9):49-54. 被引量:4
-
7董节英.1952年北京市的司法改革运动[J].北京党史,2007(2):21-24. 被引量:3
-
8庆格勒图.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的司法改革运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2):100-105.
-
9HOU RUILI.Circuit Courts Promote Judicial Reform[J].China Today,2015,64(9):72-73.
-
10陶希晋.论司法改革[J].法学研究,1957(5):12-1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