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开发“蓝天工程”博览课 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伴随着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启动,自2005年开始启动的东城区“蓝天工程”也随之进入到深入拓展阶段,即在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东城区地方课程——“蓝天工程”博览课,为高中课程改革搭建课程资源平台,使得整合的社会资源,不仅仅为开展课外活动所用,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再提供更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作者
陶春
机构地区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第3期25-26,共2页
Beijing Education
关键词
社会大课堂
中小学生
工程
蓝天
引领
义务教育阶段
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1
1
石鸥.
高中学校如何形成新课程方案[J]
.人民教育,2004(12):25-27.
被引量:5
2
张燕,梁涛,张剑平.
场馆学习的评价:资源与学习的视角[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5-11.
被引量:13
3
崔允漷.
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2005(8):4-6.
被引量:40
4
于翠翠,朱成科.
群体审议视角下课程权力问题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1):109-111.
被引量:3
5
张家军.
论课程审议的内涵、价值取向与过程[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6):9-14.
被引量:17
6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
.学科教育,2002(2):1-5.
被引量:517
7
郑旭东.
从博物馆教育到场馆学习的演进:历史与逻辑[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2):5-11.
被引量:35
8
宋娴.
西方场馆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5,44(9):95-103.
被引量:5
9
冯洪荣,高青,徐昌.
“学院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探索[J]
.中小学管理,2015(11):38-40.
被引量:2
10
钟樱,周刚,赵德钊.
基于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16(13):37-4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郭鸿,徐昌.
北京市场馆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索[J]
.开放学习研究,2016,21(5):37-42.
被引量:5
2
王牧华,付积.
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全球教育展望,2018,47(4):42-53.
被引量:42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庄瑜,洪一朵.
历经八年的馆校合作——德国“学校@博物馆”项目的教育实践与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66-76.
被引量:11
2
吴婕.
研学国内外旅行服务发展中的公私合作治理探析[J]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8,0(2):185-185.
被引量:1
3
A.L 佛罗雷.戴.菩雷诺.
发展旅游必须全面规划[J]
.科技潮,2000(6):92-93.
4
王乐.
论馆校合作教学的时代适应逻辑与教育补偿功能[J]
.开放学习研究,2018,23(6):44-50.
被引量:4
5
李坤玲,王铟.
个人意涵图在博物馆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开放学习研究,2018,23(6):51-60.
被引量:2
6
饶琳莉,于蓬泽.
上海自然博物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4(4):270-273.
被引量:1
7
边晓岚.
浅谈“馆校结合”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山西科技,2018,33(6):95-97.
8
杨玥,周玉晔,徐莹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基于无锡市7所小学的调查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5):199-200.
被引量:2
9
叶影.
浅谈基于馆校结合的科技场馆科学活动开发[J]
.科技通报,2019,35(6):234-237.
被引量:2
10
钟业喜,邵海雁,徐晨璐.
基于CiteSpace的研学旅行热点分析[J]
.地理教学,2019(18):4-9.
被引量:22
1
在博览课中锻造教师 发展学生[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1):33-33.
2
吕慧,刘霞.
例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下半月),2015,0(7):47-51.
被引量:1
3
陶西平.
这些是党委和政府应该做的[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1):19-19.
4
让优质教育陪伴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1):33-35.
5
构建立体学习模式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1):35-35.
6
以博览课为平台 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能力[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1):34-34.
7
北京市东城区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科学发展[J]
.基础教育参考,2008(2).
8
蓝天工程:丰富拓展德育课程资源的平台[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11):7-7.
被引量:2
9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科学发展[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1):27-27.
10
戈海宁,路虹剑.
有效开发与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实施教学——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的实践探索[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6):81-84.
被引量:1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