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高职教育中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多课程板块分立并行循环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在现代高职教育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因素。
作者
李传鸿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伊春职业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2,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中‘三段式’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号:XZGH080003)阶段性成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板块课程
教学模式
分类号
G712.4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杜学森.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
.教育与职业,2007(11):30-32.
被引量:159
2
苏丹.试论终身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影响[EB/OL].就爱学习网.
3
李传鸿.采用多就业本位板块课程分立并行循环教学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62-62.
共引文献
159
1
涂用军,卢敦陆,郑菁.
引入“双元”教学理念培养SMT技能人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66-167.
2
刘新宇.
关于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153-153.
3
孙小英.
以“工学结合”模式促进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
.广西教育,2009(24):94-95.
被引量:1
4
韦瑞录.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J]
.广西教育,2009(24):32-33.
被引量:1
5
李道志,余绍军,符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及其内涵[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122-125.
被引量:25
6
韩英波,杨淑清,韩雪.
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风,2009(24).
被引量:1
7
卢明阳.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探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8).
被引量:2
8
陈红.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财会教育初探——以创办高职财会工作室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76-177.
被引量:1
9
傅丽娜,罗丽娜.
幼师舞蹈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
.大家,2012(5):330-330.
被引量:1
10
韩宝军,吕健伟.
论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场适应力[J]
.大家,2012(7):321-321.
同被引文献
3
1
安丰彩.
高等职业教育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3):39-42.
被引量:17
2
刘力.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238-238.
被引量:5
3
朱艳芹.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3(10):127-12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潘军.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单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知识经济,2016(10):116-11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滕振芳,张昆,曹煦,王天罡,杨金会.
高职程序设计基础课“工单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5):164-164.
被引量:7
2
李洁.
“工单制”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品位·经典,2019,0(2):110-111.
被引量:1
3
夏明,廖俊生.
基于“工作站”的高职《汽车钣金工艺》工单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2020(10):224-226.
被引量:4
4
陆佳.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单”制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21(4):79-81.
被引量:2
5
陆佳,高飞.
计算机类高职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J]
.办公自动化,2022,27(14):54-56.
6
李晓茹,艾琳娜.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工单制”教学实践与探索研究[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7):67-69.
被引量:1
1
吴利民.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校本课程的尝试[J]
.地理教学,2007(7):33-34.
2
李立英.
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因素及建议[J]
.甘肃教育,2013(20):19-19.
3
袁莉.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
.劳动保障世界,2015(6X).
4
梁红颖.
浅析计算机网络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4):189-189.
5
宋迎进,王少华.
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04S):1-2.
6
熊辉,赵坤.
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J]
.图书馆学研究,2009(5):11-13.
被引量:3
7
李艳.
区域性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策略研究[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2):26-28.
被引量:1
8
何芳,卜晓艳,孙长坤.
校本课程中的教师角色[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5):93-94.
被引量:1
9
丁新义.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24):207-208.
被引量:3
10
赵岩岩.
试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因素[J]
.中国成人教育,2012(5):60-62.
被引量:1
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