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认识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从社会制度、体制或发展模式、价值目标和实践纲领等四个维度予以阐释。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性替代,而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乐观的分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前行。
作者
雷江梅
吴波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5,199,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道路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39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页.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4
[美]戴维·兰普顿.《中国模式为何吸引世界目光》,《参考消息》2008年8月25日.
共引文献
3639
1
肖海鹰,张颢.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
.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2
荣长海.
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3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4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5
薛德震.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
.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6
刘世佳.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J]
.理论前沿,2004(14):18-20.
7
俞永耀.
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
.理论前沿,2004(14):20-21.
8
蒋先进.
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
.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9
方世南.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10
方新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4):7-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讲话[N].光明日报,2009-11-13.
2
干部学习,读书自学最管用[N].人民日报,2010-04-2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石宗源.更加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发展[N].贵州日报,2008-10-20.
5
石宗源.要有勤学之举,更需要善谈之法[N].贵州日报,2010-04-26.
6
张可荣,刘萍.
新时期党的民族复兴思想[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54-58.
被引量:5
7
秦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17-21.
被引量:6
8
孙蚌珠.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13-17.
被引量:2
9
马龙潜.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结构特性[J]
.贵州社会科学,2008(11):9-14.
被引量:12
10
李芬.
“始于毛,成于邓”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11(1):48-5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蔡永生.
学习型政党建设与贵州的科学发展[J]
.贵州社会科学,2010(12):95-99.
2
朱晓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8):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徐超,朱崇梅,叶海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扬帆[J]
.科技视界,2015(8):107-107.
1
李德栓.
运用辩证法考察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法——以社会形态为考察视界[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42-44.
2
李乔.
关于马恩的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思想[J]
.人民论坛,2008(21):8-8.
3
金蕾,郭新熠.
从形态与规律的视角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决策与信息,2016(11):183-183.
4
官智茹.
浅析知识经济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关系[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3):42-43.
5
杨鲁慧,石颖,郭世田.
在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中走向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的确立及发展[J]
.党的文献,2001(6):10-13.
6
杨志臣.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具体展现及其基本形态[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281-284.
7
侯衍社.
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二重性剖析[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3):59-63.
被引量:4
8
刘喜发.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浅论《反对本本主义》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8.
9
陈钢壁,尹镇河.
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原因分析[J]
.魅力中国,2010,0(6X):47-48.
10
朱明星,王大庆.
《共产党宣言》中“人”的研究及其当代意蕴[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19-23.
求索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