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内圣”与“外王”:晚清理学发展路向与同治中兴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世纪中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开始向近代转变的时期,随着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思想学术也发生了变化:由"内圣"而后"外王"的传统价值观和用遵循道德规范的"知理"来"治国"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这促使晚清的理学群体发生分化,形成偏于"内圣"的修身派和侧重于"外王"的经世派。修身派强调个体道德修养,经世派注重建功立业。满清王朝在同治时期的复兴得益于经世派的"自强新政"运动,虽最终失败,但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作者 张强 王雪燕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6-228,共3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五六八,《清实录》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2页.
  •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A]..《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之三十四》[C].中华书局,1989年.第71页.
  • 3冯天瑜.《道咸问经世实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方位》,转引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 4曾国藩.《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上[A]..《曾文正公全集》刻本[C].传忠书局,光绪二年.第50页.
  • 5罗玉明,肖芳林.曾国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求索,2007(6):220-22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7

  • 1胡波,林有能.容闳与中国近代化[J].求索,1999(4):115-120. 被引量:3
  • 2袁锴.曾国藩的道德教育观[J].求索,2005(5):101-102. 被引量:7
  • 3《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十二.
  • 4《曾国藩全集·奏稿(十)》,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093页
  • 5《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7191,7133-7134页
  • 6《曾国藩全集》第30卷,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7108,7360,7414,7420,7414,7420页
  • 7《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0-41,192-193,87,190,192-193页

共引文献24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