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翻译中的语义三维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语义结构成因的描述,指出体认模式对语义结构的格致导致语义三维的形成。格致途径主要通过身体结构和养性方法。翻译过程并非是两种语言间语义结构的单维映射,而是对来自两种文化的不同体认模式与投射方式的取舍。翻译中语义三维的极化效应揭示了意象图式的取中原则。
作者
王斌
机构地区
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语义三维
意象图式
翻译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王寅.
《易经》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体验观比较——四论语言的体验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3):171-177.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寅.
中西学者对体验哲学的论述对比初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35-40.
被引量:22
2
王寅.
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5):1-5.
被引量:100
3
王寅.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1):37-43.
被引量:227
4
王树人.
“象思维”与原创性论纲[J]
.哲学研究,2005(3):32-36.
被引量:38
5
王寅.
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2):3-8.
被引量:60
6
Fauconnier, G. & M.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7
Herder, J. G. 1772. Treatise on the Origin of Lan guage [M].姚小平译,1999,《论语占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8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l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Putz, M. & R. Dirven. 1996. The Gmstrual of Space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Vol. 8)[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共引文献
14
1
王寅.
荀子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辩证观——语言哲学再思考:语言的体验性(之五)[J]
.外语学刊,2006(5):1-7.
被引量:22
2
曾玲玲,金江.
体验哲学视角下的英汉金钱词汇隐喻[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22(4):41-45.
被引量:1
3
周显峰.
认知视野中汉字构形方式的象似性[J]
.前沿,2012(14):136-138.
被引量:1
4
崔中良.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的体验哲学及认知阐释[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72-75.
5
张旭.
语言理据性像似性概念在中西语言哲学传统中的历史发展及比较[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20(1):107-114.
6
崔中良.
中医哲学与体验哲学的对比研究:体验观比较[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1-74.
被引量:1
7
孙毅,周婧.
汉英友谊认知隐喻启悟诠索[J]
.江淮论坛,2015(5):166-170.
被引量:7
8
向志敏.
体验哲学视角下的英汉“吃”族词汇隐喻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2):133-134.
被引量:1
9
赵文慧.
指类句衍生修辞的心智哲学视角[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2):73-78.
被引量:1
10
薛旭辉.
认知的内涵、方式、特征及其识解: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J]
.外语学刊,2017(4):34-3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7
1
桂诗春.
认知和语言[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3):3-9.
被引量:93
2
王斌.
概念整合与翻译[J]
.中国翻译,2001,22(3):17-20.
被引量:128
3
伍丽梅,莫雷,王瑞明.
视角在时间语言理解中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05,28(4):1014-1019.
被引量:7
4
胡琰,苏晓军.
L·Talmy的认知语义观评述——兼与Langacker和Lakoff理论的比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4):12-14.
被引量:8
5
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 1999
6
Langacker R W.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001
7
Langacker Ronald 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 2000
8
Talmy 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 2000
9
王斌.
论翻译中的“言象意”[J]
.外语教学,2008,29(6):83-86.
被引量:5
10
蔡淑美.
现代汉语“前、后”时间指向的认知视角、认知机制及句法语义限制[J]
.当代语言学,2012,14(2):129-144.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3
1
李艳.
从认知角度重看人类性别分类[J]
.山东文学,2010(5):99-100.
2
李亚辉.
从Talmy的认知语义学看汉语的屈折变化[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8):26-28.
被引量:1
3
郭亚玲,鲁忠义.
视译过程中时间-空间隐喻的具身加工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52(5):761-77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温昌衍.
从比较看惠州方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性质[J]
.语言研究,2017,37(2):24-28.
被引量:5
2
戴嘉佳,许可.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翻译学支撑——基于视译研究的学术史观察[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1):52-67.
3
郭亚玲,朱琳.
视译过程中的模态整合效应:来自时空隐喻的心理证据[J]
.外国语,2023,46(4):82-90.
1
甘翠华.
英语习语(idiom)中的认知隐喻学阐释——以“hot”习语为例[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8):85-86.
被引量:1
2
胡文中.
历史名词小释[J]
.羊城今古,2004(2):58-59.
3
李瑾,王玲娟.
语言接触与词义演变——以“格致”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9-31.
4
程玲.
“副词+の+NP”结构及其成因探析[J]
.外语研究,2009,26(2):49-51.
被引量:1
5
齐小宁.
汉日“动物喻人”对比[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6):88-89.
6
李璇,陈曦娟.
语用学视角下的中诗英韵[J]
.作家,2012(14):151-152.
7
高一虹.
心理咨询语言指示性的量化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1998(1):54-60.
被引量:7
8
李步军,郑佳佳.
“H+ing”结构成因归属及发展规范[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5):10-11.
9
王黎.
英汉套语隐喻的认知理据考略[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4):47-52.
10
张燕.
试论孔子的话语风格及其成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2):115-118.
外语研究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