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金融风险:我国的监管状况及完善对策
被引量:
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行业协调及风险监管不理想、现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与网络金融的发展不适应等诸多不足。因此,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监管体制、调整监管策略、构建安全体系等措施来加强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
作者
冯静生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
出处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Fin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网络金融
风险
监管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16
引证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464
参考文献
5
1
张华伦,张凤玉.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探析[J]
.企业经济,2006,25(9):135-137.
被引量:5
2
张龙涛.强化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研究[EB/OL].http://www.studa.net/bank/080923,10301695.html/081017.
3
兮言.
网络银行条件下的风险控制和监管[J]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8,0(1):34-36.
被引量:4
4
贾淑萍.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与监管对策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98-101.
被引量:3
5
童文俊.网上银行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EB/OL].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5853106.4/200711211/2008102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吕明瑜.
网络银行的风险与法律对策[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2):43-45.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7
1
郇凤悦.
基于安全视角的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研究[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8(1):41-44.
被引量:4
2
张海森,张轶琼.
基于内部因素的网上银行发展及变革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5):161-162.
被引量:1
3
杨丹.
关于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9):23-23.
被引量:4
4
张洁.
网络金融风险及监管的政策性建议[J]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4,33(9):127-128.
5
崔玮.
网络金融的特点及风险浅析[J]
.才智,2010,0(20):31-31.
被引量:3
6
闫海峰,暴春.
P2P网贷:不一定能创造价值——基于IS-LM模型理论与实证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6):42-48.
7
张海洋,冯伟,廖镇宇.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防范——以网络银行业务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3,0(3Z):10-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6
1
陈名村.
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监管[J]
.黑龙江金融,2007(12):6-7.
被引量:3
2
张晓晶.
加入金融创新的IS-LM模型[J]
.经济研究,2002,37(10):9-15.
被引量:20
3
张晨.
网络金融对我国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和对策[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z1):723-725.
被引量:7
4
李晓峰,关振胜.
网上银行身份认证与交易安全防范探讨[J]
.信息网络安全,2008(2):28-30.
被引量:2
5
冯前进.
浅议网络诈骗犯罪的遏制对策[J]
.信息网络安全,2008(4):32-34.
被引量:19
6
吴灏文,陈国斌,迟国泰.
网络银行信用风险浅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40-45.
被引量:4
7
尤瑞章,张晓霞.
P2P在线借贷的中外比较分析——兼论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发展评论,2010(3):97-105.
被引量:58
8
谢平,邹传伟.
CDS的功能不可替代[J]
.金融发展评论,2011(1):81-89.
被引量:17
9
陶玲,陶诚,宋汉光,胡平,张燕,胡卫华,陈军,王剑,何敏,肖炜.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启示[J]
.金融发展评论,2013(10):28-38.
被引量:2
10
王渐苏.
论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要件的局限性及其修改建议[J]
.求实,2004(S1):46-4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9
1
徐志豪.
经济学视角下的网络诈骗犯罪分析[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12(4):80-83.
被引量:2
2
冯元.
试析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
.内蒙古教育(C),2012(10):61-62.
被引量:5
3
杨群华.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
.金融科技时代,2013,21(7):100-103.
被引量:213
4
苏颜芹,孙英隽.
银行网络金融风险与管理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13,15(5):45-48.
被引量:3
5
邓昕.
浅析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
.商,2013(08Z):101-101.
被引量:2
6
孔海斌.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监管[J]
.商,2013(24):166-166.
被引量:3
7
武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J]
.商,2014(2):214-214.
被引量:2
8
张晶.
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J]
.经济问题探索,2014(4):81-85.
被引量:78
9
叶飞.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
.现代商业,2014(8):33-33.
被引量:4
10
屈岩.
从余额宝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J]
.金融会计,2014(7):27-3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64
1
于佳.
基于比较静态分析视角的集资诈骗犯罪分析[J]
.时代金融,2020(11):117-118.
2
赵人行,赵景林,刘耀嵩.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模型评估与控制决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5):3-7.
3
陈高阳,孙浩楠,彭景勇,张伊文,汪天卉,王卫东.
网络金融监管的问题分析与标准化解决措施[J]
.品牌与标准化,2022(S01):160-162.
4
钮中阳,乔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7):25-31.
被引量:11
5
李凡.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公安监管与治理初探[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20(1):107-109.
被引量:1
6
骆晓波.
互联网金融企业品牌价值评估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19,0(14):156-156.
7
辛晓妮.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对策[J]
.新商务周刊,2019,0(13):153-154.
被引量:1
8
韩冬.
基于SWOT的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研究[J]
.河北金融,2014(2):26-28.
被引量:6
9
刘思敏.
当前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及风险[J]
.商情,2013(37):47-47.
被引量:1
10
袁博,李永刚,张逸龙.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66-70.
被引量:197
1
徐立平.
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督模式构建[J]
.管理世界,2014,30(11):168-169.
被引量:10
2
高华.
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督模式研究[J]
.时代金融,2016(11).
被引量:1
3
李岳乘.
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分析[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6(5):128-129.
被引量:3
4
何昕.
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15):324-324.
被引量:2
5
胡波.
从监管角度初探如何防范网络金融风险[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4(3):196-197.
被引量:6
6
郭冬松,孙伟,王秋丽.
网络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
.活力,2008(3):54-54.
被引量:1
7
冯元.
试析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
.内蒙古教育(C),2012(10):61-62.
被引量:5
8
陈松彪.
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改善建议[J]
.管理观察,2009(19):267-268.
9
柴坚.
浅析我国保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6):131-133.
被引量:1
10
蔡制宏.
数字货币发展状况、可能影响及监管进展[J]
.金融发展评论,2015,0(3):133-138.
被引量:33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