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司法裁判与公众情感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现代社会,司法是保证受侵害的权利得以救济的重要屏障,是保障各种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防线。然而,因公众对司法价值目标呈现出多样化的理解,司法裁判的结果或多或少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现实与理想的司法有一定的距离。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和遵守,要保证司法裁判的客观公正,就必须认识到司法裁判与公众情感因素的关系。
作者
龙飞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出处
《社科纵横》
2009年第2期97-98,101,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司法裁判
公众情感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陈强,尤建新.
“公众”内涵辨析与公众满意战略[J]
.上海管理科学,2006,28(2):14-16.
被引量:11
2
马长山.
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
.法学研究,1999,21(1):2-16.
被引量:159
3
[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商务印书馆,1984.
4
[英]梅因,H·S 著,沈景一.古代法[M]商务印书馆,195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莫寰.
政府服务不可能完全以“顾客满意”为导向[J]
.岭南学刊,2001(3):95-98.
被引量:3
2
踪家峰,郝寿义,黄楠.
城市治理分析[J]
.河北学刊,2001,21(6):32-36.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
168
1
程沙.
正视法律的自律性[J]
.政法学刊,2020(1):15-23.
被引量:1
2
张波.
论文化转型中公务员的法律意识[J]
.桂海论丛,2004,20(6):29-31.
被引量:2
3
赵微.
法律与道德辩证关系再思考[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1):14-16.
被引量:6
4
黄丽娟.
论法与道德的关系[J]
.广东党史,2002(4):33-35.
被引量:1
5
边通.
从呼吁“公交让座”立法中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
.现代经济信息,2008(8):79-79.
6
巫建忠.
论道德与法律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构建[J]
.文教资料,2006(11):109-110.
7
李常青,冯小琴.
论法和道德的现实与未来的冲突及构造[J]
.现代法学,1999,21(6):26-28.
被引量:13
8
朱家明.
公民意识的道德培育和法律塑造[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8):75-77.
被引量:7
9
谭丽.
道德立法的司法实践效果分析[J]
.学习与探索,2015(9):77-81.
被引量:1
10
陈安金.
道德法律化:意义及其限度[J]
.浙江学刊,2004(4):174-17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9
1
何兵.
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J]
.法学研究,2005,27(4):100-113.
被引量:68
2
肖中华.
刑法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具体运用[J]
.法学评论,2006,24(5):11-20.
被引量:62
3
袁林.
刑法解释观应从规则主义适度转向人本主义[J]
.法商研究,2008,25(6):115-123.
被引量:22
4
汪建成.
非驴非马的“河南陪审团”改革当慎行[J]
.法学,2009(5):15-21.
被引量:33
5
陈忠林.
司法民主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J]
.法学杂志,2010,31(5):23-27.
被引量:27
6
汤维建.
人民陪审团制度试点的评析和完善建议[J]
.政治与法律,2011(3):2-11.
被引量:31
7
袁林.
公众认同与刑法解释范式的择向[J]
.法学,2011(5):95-100.
被引量:15
8
郜占川.
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能与不能”、“当或不当”之论争[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4):151-156.
被引量:13
9
蔡敏.
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感评价[J]
.中国教育学刊,2004(3):52-56.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1
1
李涛,付其运.
定罪过程导入公共情感机制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3):72-7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永升,袁汉兴.
网络云端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法应对——刑法实质解释论之运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2):65-71.
被引量:5
2
史雯.
论公众法感情在量刑中的正确引入——基于“江歌案”的理性思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39(7):67-71.
被引量:1
3
李涛.
定罪量刑的情感维度考察——以四元互动模式为视角[J]
.人大法律评论,2016(1):222-243.
1
缪爱丽.
对风险及不理性的公众情感的应对[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4):187-188.
2
周海洋.
李天一案:法理与伦理的反思[J]
.今日中国论坛,2013(8):15-17.
3
李涛.
刑法解释体制探微[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2):82-87.
被引量:3
4
贺洪波.
犯罪的一种话语解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11-12.
5
王敏,胡乔林.
刑事和解与死刑的限制适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8):246-247.
6
梁彤.
从外在依从到内心信服——法治社会的刑法新体认[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4):63-65.
7
高新东,沈彬彬,王文昕.
大丰:破解大学生村官成长三大难题[J]
.党的生活(江苏),2012(8):39-40.
8
刘哲玮.
司法调解:现实与理想间的妥协[J]
.法治,2012(1):42-43.
9
吴浩刚.
“依法治国”的现实与理想全国人大法制委副主任信春鹰谈法律体系建设[J]
.祖国,2011(7):24-27.
10
陈玉霞.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5):34-35.
社科纵横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