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霍布斯的哲学观和思想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物体》《论人》和《论公民》分别是霍布斯有关其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著作,他的自然哲学蕴涵着他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因素,从而意味着霍布斯的思想必然是一个体系。
作者
王军伟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霍布斯
自然哲学
道德哲学
政治哲学
分类号
B503.9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John Watkins.Hobbes' System of Ideas[M].London:Hutchinson,1973.
2
Robertson G C.Hobbes[M].Bristol:Thoemmes Press,1993:57.
3
Thomas Hobbes.The English Works of Thomas Hobbes(vol.Ⅰ)[M].Bristol:Thoemmes Press,1839.
4
[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80a22-980a27.
6
Ren é Descartes.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 (vol.Ⅰ)[C].Cambri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186.
7
Thomas Hobbes.The English Works of Thomas Hohbes(vol.Ⅱ)[M].Bristol:Thoemmes Press,1845:21.
8
[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9
John Aubrey.Brief Lives[M].London:Penguin Books,2000:427-428.
10
Michael Oakeshott.Hobbes on Civil Association[M].Indianapolis:Liberty Fund,Inc,1975:17.
共引文献
34
1
高伟.
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性命题——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争[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2):59-64.
被引量:34
2
禇金芬.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及其人权批判的方法论意蕴[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55-58.
3
杨霓.
从《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看王尔德的无政府主义政治观[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145-148.
被引量:1
4
马丽波,张健敏,吕云杰.
社会责任与家族企业生命周期[J]
.财经问题研究,2009(3):56-63.
被引量:16
5
汪栋,武玮厚.
严复立宪国概念考绎[J]
.北方论丛,2009(2):89-94.
6
孙文恺.
中国语境下“法律信仰”的内涵——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谈起[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71-76.
被引量:6
7
乔贵平.
民主时代的自由之钥——托克维尔对民主与自由关系的调和[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27-30.
被引量:4
8
母小勇,朱苏.
高等学校和谐课堂“四因说”[J]
.教师教育研究,2009,21(5):6-12.
被引量:3
9
程倩春.
启蒙精神的当代意义[J]
.学术交流,2009(10):23-26.
10
蔡双全,龚桂玉.
简析19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22-124.
被引量:2
1
刘占军.
再反思以人为本的哲学旨趣——对以人为本的“真善美”的哲学探求[J]
.大江周刊(论坛),2010(2):68-69.
2
公振.
解读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J]
.寻根,2004(4):28-35.
3
陈出.
孔子仁学结构及精神[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30-34.
4
郭继民.
生态伦理的本体论承诺——庄子与西方后现代生态哲学的会通[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1-8.
被引量:1
5
张觉力.
试析“和而不同”的哲学蕴涵及现实意义[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72-75.
被引量:1
6
王俊杰.
荀子性恶论中的哲学蕴涵及积极意义[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1):73-74.
被引量:1
7
赵志梅.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探究[J]
.前沿,2012(12):50-51.
8
西田几多郎,吴光辉.
场所[J]
.世界哲学,2002(5):2-8.
9
苟志效,齐杏发.
江泽民的政治哲学思想初探——兼论三个代表的政治哲学蕴涵[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4):8-11.
10
张学智.
浅论实事求是的哲学蕴涵[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4,14(2):7-10.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