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就业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隐性就业的制度分析高玉泽失业问题已经演变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失业问题不仅仅是高失业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因此,我们的经济政策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失业率的存在和变动上,还应...
作者
高玉泽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205,共4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关键词
隐性就业
制度分析
中国
劳动力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1
郑东亮,经济学消息报,1997年
2
戴园晨,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1996年
3
陈婴婴,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
4
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1994年
5
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1994年
6
费景汉,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1989年
7
弗里曼,劳动经济学,1987年
同被引文献
16
1
袁志刚,陆铭.
关于隐性就业的理论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8(1):9-14.
被引量:12
2
鹿立,赵常祥.
未来十年劳动就业主要变量研究[J]
.东岳论丛,1998,19(4):33-38.
被引量:3
3
上海市城市调查队.下岗再就业人员中存在隐性就业[J].统计研究,1999,.
4
Dornbusch R. and S. Fischer, 1994, Macroeconomics, McGraw-Hill, InC.
5
Dornbusch R. and S. Fischer, 1994, Macroeco- nomics, McGraw-Hill, InC.
6
莫荣.《就业:在挑战中关注困难群体》.《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
“隐性就业”现象研究课题组.《“隐性就业”现象研究》[J].上海劳动工资信息,1998,(7).
8
“洋泾街道失业研究”课题组.《上海市洋泾街道失业现状分析报告》,未公开发表,2006年.
9
胡鞍钢.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1997,13(3):36-54.
被引量:175
10
姚先国,陈凌.
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管理[J]
.管理世界,1997,13(6):174-182.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6
1
赖存理.
中国劳动就业制度创新[J]
.浙江学刊,1998(5):25-29.
被引量:4
2
姚桂云.
下岗职工隐性就业的对策选择[J]
.兰州商学院学报,1999,15(3):55-57.
3
赖存理.
改革开放中的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创新[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8(S2):14-17.
4
黎民,胡杰容.
下岗职工的隐性就业——来自社会与制度层面的分析[J]
.理论月刊,2000(12):56-58.
5
陆铭,田士超.
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08,24(1):48-56.
被引量:13
6
张红霞.
构建我国再就业工程的策略选择[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1):47-5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安超.
区隔与撇脂:城市低保退出中的“经济逻辑”[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2(2):198-227.
2
邵德兴.
论城市扶贫与可持续发展[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2):48-50.
3
张瑞明.
我国国有企业中的人事制度[J]
.现代企业文化,2010(15):73-74.
被引量:1
4
乔雪,陈济冬.
失业保险政策对隐性就业规模和社会产出的影响[J]
.世界经济,2011,34(2):87-102.
被引量:15
5
石昶,宋德勇.
隐性失业影响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吗[J]
.经济学家,2012(5):68-76.
被引量:10
6
赵静.
失业保险与就业促进——基于基金支出范围视角的双重差分法分析[J]
.中国经济问题,2014(1):81-90.
被引量:15
7
徐蔼婷,刘波.
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6):86-96.
被引量:5
8
陈银娥,邢乃千,何雅菲.
婚姻对女性贫困的影响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4,30(12):96-99.
被引量:2
9
曹艳春,陈翀.
从“低保”标准到“家庭运行标准”——社会救助制度的革新与设计[J]
.现代经济探讨,2016(4):30-34.
被引量:3
10
向攀,赵达,谢识予.
最低工资对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工资和就业的影响[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10):94-109.
被引量:31
1
葛承群.
下岗职工隐性就业可能引发社会问题[J]
.中国国情国力,1998(9):21-22.
2
张兰枝.
让下岗职工的隐生就业显现出来[J]
.中原市场大观,2000(8):27-27.
3
“隐性就业”于已不利[J]
.企业经济(合肥),2002(6):38-38.
4
高玉泽.
隐性就业的制度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18(4):42-45.
5
高志英.
如何解决隐性就业的问题[J]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1(3):7-8.
6
杨宜勇,王铁南.
失业问题不是最大的危险——谈再就业工程与市场化[J]
.辽宁经贸,2000(4):25-26.
7
熊承华.
隐性就业呼唤正规用工[J]
.江西劳动,1999(4):9-10.
8
张国初.
北京市再就业工程实际情况评析[J]
.经济界,2000(2):91-95.
被引量:1
9
高玉泽.
隐性就业的制度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1997,9(7):7-10.
被引量:2
10
郭席四.
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隐性就业问题的思考[J]
.统计与决策,2000,16(12):10-11.
管理世界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