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众犯罪若干问题辨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由于聚众犯罪的特殊性,刑法分则对大多数聚众犯罪,法律明确规定了犯罪主体。但是,对于少数聚众犯罪,立法没有规定责任主体,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端,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聚众的共同犯罪中,追究各共犯人的刑事责任,应结合刑法总则和分则的相关规定加以解决。
作者
李祖华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6,共3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关键词
聚众犯罪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樊风林、周其华、陈兴良著:《中国新刑法理论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刘白笔主编:《法人犯罪论》,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2
董邦俊.
刑法中的主犯研究[J]
.现代法学,2003,25(5):47-51.
被引量:10
3
张正新,金泽刚.
论我国刑法中的聚众犯罪[J]
.法商研究,1997,15(5):78-82.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杨兴培.
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依据与立法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5):53-57.
被引量:22
2
蒋莺.
新、旧刑法关于主犯处罚原则之比较[J]
.法学,1997(6):45-46.
被引量:5
3
苏惠渔,游伟.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刑事立法思想探讨[J]
.法学,1994(12):8-11.
被引量:11
4
游伟,陆建红.
论刑法上的“从重处罚”[J]
.法律科学,2000,18(6):83-91.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9
1
李思萌,吴海云.
浅谈赌博罪在司法适用中的问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1):47-48.
被引量:2
2
李坤.
如何实现公诉群体性犯罪“三个效果”相统一[J]
.中国检察官,2013(18):34-36.
3
贺利平,李良才.
聚众犯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9):91-95.
被引量:1
4
孙国祥,魏昌东.
试析聚众斗殴罪中的转化犯[J]
.法学,2002(11):33-37.
被引量:16
5
江海昌.
论单位经济犯罪的主观方面特征——兼析单位过失经济犯罪的惩罚根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3):23-28.
被引量:1
6
何俊.
聚众犯罪的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9):144-146.
被引量:6
7
李玉文.
妨害清算罪立法的实然缺憾与应然选择[J]
.政治与法律,2006(6):27-33.
被引量:4
8
刘新良,林峰,张铮.
聚众犯罪首要分子与主犯关系探究[J]
.沈阳大学学报,2006,18(6):40-42.
9
李小文.
主从犯认定的若干问题研究[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2):129-134.
被引量:11
10
刘伟.
聚众斗殴罪基本问题新探究——以沪、苏、浙三地司法意见为样本[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21(2):98-10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8
1
张正新,金泽刚.
论我国刑法中的聚众犯罪[J]
.法商研究,1997,15(5):78-82.
被引量:30
2
刘晓梅.
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75-81.
被引量:34
3
李长新.
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原因及其处置原则[J]
.辽宁警专学报,2005,7(5):44-47.
被引量:7
4
王晓东.
创新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 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3):18-21.
被引量:26
5
罗瑞林.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思考[J]
.政法学刊,2006,23(4):16-22.
被引量:16
6
陈家林.
论刑法中的危险概念[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20(2):32-38.
被引量:18
7
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473.
8
陈泽宪.刑事法制发展与公民权利保护[C]//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28-532.
9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50.
10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502.
引证文献
2
1
高永明.
群体性事件刑法规制的限度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5):36-41.
被引量:4
2
汪红飞.
论聚众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加重犯[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93-96.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杨俊.
群体性事件中刑事政策的运用[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100-109.
被引量:4
2
岳臣忠.
刑法视域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16(3):104-111.
被引量:2
3
贾健,宣刚.
涉众型经济犯罪群体性事件的刑法防控[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26(3):47-52.
被引量:1
4
赵姗姗.
积极主义刑法观下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刑法适用——围绕司法解释性文件的展开[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2):27-37.
被引量:4
1
刘勇.
聚众犯罪初探[J]
.行政与法,2006(S1):39-40.
2
葛二磊.
论聚众犯罪的处罚[J]
.魅力中国,2011(7):325-326.
3
赵栩.
聚众犯罪中的转化犯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3):278-278.
被引量:1
4
屈耀伦.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疑难问题辨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72-78.
被引量:2
5
董邦俊.
刑法中的主犯研究[J]
.现代法学,2003,25(5):47-51.
被引量:10
6
王进娜,陈妮娜.
论刑法中的“聚众”[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8):47-48.
7
孙国祥,魏昌东.
试析聚众斗殴罪中的转化犯[J]
.法学,2002(11):33-37.
被引量:16
8
新语[J]
.中国经济周刊,2013(25):13-13.
9
徐跃飞.
聚众犯罪若干问题研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80-82.
被引量:1
10
仲群.
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思考[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4(2):33-35.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