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制定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如何制定高职院校教学计划是当今高职院校研讨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不断研究和积极探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基于学分制制定教学计划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和相关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成果,可供其他高职院校参考。
作者
刘向红
赵居礼
机构地区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5,共4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学分制
教学计划
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翟轰.
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体会和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05(16):31-33.
被引量:6
2
王晓江,翟轰,赵居礼,王津,张彬.
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33):16-18.
被引量:21
3
林东.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5):54-55.
被引量:22
4
卢庆林,吉武庆.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电气电子类专业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2):10-1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周文锦.
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55-57.
被引量:83
2
楼一峰.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1(04S):25-27.
被引量:40
3
郑国强.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
.职教论坛,2005,21(08X):20-23.
被引量:81
4
赵宝芳,孙百鸣.
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1):20-21.
被引量:14
5
吴安南,屈武江.
开展产学结合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
.辽宁高职学报,2005,7(6):137-138.
被引量:10
6
肖阳,郭开骏.
实施弹性学制探索人才培育新途径若干问题的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1):35-37.
被引量:4
7
王晓江,翟轰,张彬,卢庆林.
高职工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07,23(03X):21-23.
被引量:22
8
王玉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
9
狄建雄.楼宇自动化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
10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2005-11-9.
共引文献
41
1
孙晓美.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实施弹性学制的必要性[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210-210.
被引量:2
2
谌峰,王波,李艳,徐胜利,龚小涛,徐竹.
浅谈模具专业课程建设[J]
.模具制造,2007,7(12):73-75.
被引量:2
3
张玉莲.
学分制下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9):5-7.
被引量:2
4
郑洲,吴安德.
高职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尝试与探讨[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26-28.
被引量:3
5
赵居礼,刘向红.
基于学分制制订高职教学计划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65-66.
被引量:6
6
赵居礼,刘向红.
基于学分制制定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7(2):5-8.
被引量:2
7
关云飞,吴德华,黄贵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5):123-124.
被引量:3
8
郑亮,郭燕伶.
高职院校选修课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7):76-78.
被引量:14
9
宋立丹,杨懿.
学分制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86-87.
10
光昕,李沁,光昭,董晓妮,刘何.
高职工业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3):172-1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程世贤,戴航,周丽霞.
对学分制在广西中医学院物理化学教学影响的思考[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3):146-148.
被引量:1
2
王晓江,翟轰,赵居礼,王津,张彬.
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33):16-18.
被引量:21
3
张立军.
高职院校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99-102.
被引量:7
4
姜静.
论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0):83-84.
被引量:8
5
王永莲.
基于个案的高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与反思[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3):73-74.
被引量:4
6
全玉莲,耿世刚,赵育,王继斌.
专业大类招生环境下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75-78.
被引量:4
7
樊秀龙.
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
.成人教育,2011,31(7):49-50.
被引量:4
8
陈平.
高职计算机大类招生分段培养人才模式探索与实践[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4):76-7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张晓霞,陈卓颐,罗洪英,李福胜,李静.
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对专业必修课学习效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35-37.
2
朱之明.
高职院校大类招生试点与教学改革探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34(9):96-100.
3
朱之明.
高职院校大类招生试点与教学改革探析[J]
.职教通讯,2015(1):56-60.
1
张晓波.
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初探[J]
.辽宁高职学报,2003,5(3):34-35.
2
吴小红.
论高职院校的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J]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98-100.
被引量:4
3
李志,王佑华.
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分析与思考[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38-39.
被引量:3
4
何晓春,朱德川.
关于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17(2):69-71.
5
魏茂全.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6):101-102.
被引量:1
6
谢运告.
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开放教育学生管理模式[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9-12.
被引量:5
7
牟石勇.
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5(8):23-24.
8
邓慧萍.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构建[J]
.理论导报,2007(9):29-31.
9
戴世英.
对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4):26-27.
10
谢振.
学分制下——导师的工作是学生成才的关键[J]
.中国证券期货,2013,16(4X):255-255.
职教论坛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