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杏鲍菇16号杂交菌株选育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杏鲍菇10号菌株和13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18.33%。
作者
刘宇
陈文良
耿小丽
王守现
孟莉莉
机构地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出处
《食用菌》
2009年第2期23-24,共2页
Edible Fungi
关键词
杏鲍菇
单孢
杂交育种
16号杂交新菌株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1
王立泽 叶家栋 游庄信.食用菌栽培[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5.187-201.
2
黄年来.
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杏鲍菇[J]
.中国食用菌,1998,17(6):3-4.
被引量:71
3
陈忠纯,林汝楷.
侧耳属种间有性杂交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8,5(2):8-12.
被引量:16
4
洪建基,曾日秋,卢川北,汤浩.
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03,22(2):23-24.
被引量:21
5
罗信昌.
食用真菌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1991,10(3):9-1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陈忠纯,吴政声.
阿魏侧耳优良菌株KH2的选育[J]
.干旱区研究,1994,11(4):76-78.
被引量:12
2
陈忠纯.
食用菌有性远缘杂志的尝试(续)[J]
.浙江食用菌,1996(4):3-4.
被引量:2
3
陈忠纯.
我国阿魏侧耳的驯化与栽培[J]
.食用菌学报,1996,3(4):11-14.
被引量:31
4
尤向阳 等.不同料栽培杏鲍菇配方筛选[J].食用菌,2000,(2):21-21.
5
张甫安等编著.珍稀菌菇实用栽培技术[M].香港:香港教科文出版有限公司,2000.45.
6
颜辉煌,熊振民,闵绍楷,胡慧英,张志涛,田淑兰,傅强.
栽培稻-紧穗野生稻双二倍体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7,24(1):30-35.
被引量:9
7
M. G. Loftus,D. Moore,T. J. Elliott. DNA polymorphisms in commercial and wild strains of the cultivated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J] 1988,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5):712~718
8
郭美英.
杏鲍菇的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J]
.食用菌,1998,20(5):11-12.
被引量:73
9
张维规,卢华真,张梅贵.
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J]
.食用菌,2000,22(1):26-2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03
1
姚祥坦,张敏,徐素琴.
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及产量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09,28(2):65-66.
被引量:12
2
刘宇,陈文良,林秀敏,王丽珍,孟莉莉.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04,23(5):22-24.
被引量:7
3
刘宇,陈文良,王丽珍,孟莉莉.
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4,11(3):61-64.
被引量:16
4
刘江成.
麸皮添加量对香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38-40.
被引量:1
5
潘志明,林芳灿,邓天龙.
阿魏侧耳与刺芹侧耳的生物学亲和性鉴别[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62-263.
被引量:2
6
向敏,曹流俭.
发酵料栽培凤尾菇技术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64-264.
被引量:4
7
张敏,孙军德,陈平.
滑菇子实体组织分离母种比较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05,24(3):18-19.
被引量:4
8
钟礼义,钟英有,李坤阳.
培养基添加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1):28-30.
被引量:7
9
郭树凡,魏杰,李辉.
杏鲍菇菌丝生长条件的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2):118-120.
被引量:9
10
邹莉,李绍鹏,袁玲.
杏鲍菇最佳培养基的筛选[J]
.菌物研究,2006,4(1):38-4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3
1
潘嘉平,刘淑艳,姜楠,李晓.
花生壳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菌物研究,2011,9(1):50-53.
被引量:14
2
周礼.
我国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问答——第五届中国蘑菇节杏鲍菇产业发展圆桌会议报告[J]
.食药用菌,2012(1):12-16.
被引量:3
3
刘宇,陈文良,王丽珍,孟莉莉.
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4,11(3):61-64.
被引量:16
4
桂明英,王刚,郭永红,刘蓓,马绍宾.
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6,25(5):3-5.
被引量:25
5
迟桂荣,徐琳,吴继卫,邢建欣.
杏鲍菇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3):174-176.
被引量:54
6
郭美英.
杏鲍菇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6,28(5):66-68.
被引量:20
7
王贺样,刘庆洪.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8
郭美英.
杏鲍菇的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J]
.食用菌,1998,20(5):11-12.
被引量:73
9
黄年来.
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杏鲍菇[J]
.中国食用菌,1998,17(6):3-4.
被引量:71
10
郭美英.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8,13(3):44-49.
被引量:117
引证文献
3
1
郑雪平,冀宏,尹永刚,肖自添,夏志兰.
中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实践及问题分析与展望[J]
.食用菌,2014,36(1):7-11.
被引量:32
2
高坤梅,邢志伟,郑素月,卢月霞.
白灵菇杂交子的筛选及鉴定[J]
.北方园艺,2015(9):121-123.
3
邵晨霞,刘惠知,张德元,吴胜莲,杨祎,夏志兰,喻桃生.
马来西亚引进杏鲍菇菌株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2015,37(4):16-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杨桂梅,宋扬,孙巍.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9):6358-6359.
被引量:5
2
戴云娇,王龙梅,蒋智芳,吴焱闺,钟江川,刘伟柱,刘新平.
不同碳氮比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比较试验[J]
.食用菌,2015,37(1):28-29.
被引量:7
3
尹永刚,郑雪平,郑华荣.
工厂化杏鲍菇培养基质及产品检测分析[J]
.中国食用菌,2015,34(2):87-90.
被引量:1
4
郑华荣,郑雪平,张良,尹永刚.
工厂化瓶栽杏鲍菇技术概述[J]
.食用菌,2015,37(2):36-37.
被引量:4
5
邵晨霞,刘惠知,张德元,吴胜莲,杨祎,夏志兰,喻桃生.
马来西亚引进杏鲍菇菌株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2015,37(4):16-18.
被引量:1
6
赵书光,贾金川,张亚丽,张翠娥,范育明,张晓华.
杏鲍菇工厂化周年安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47-48.
被引量:2
7
董礼花,赵书光,范育明,张亚丽,张翠娥.
杏鲍菇工厂化周年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J]
.中国园艺文摘,2016,32(1):159-161.
8
肖益芳,罗坤.
杏鲍菇菌种保藏技术分析[J]
.农技服务,2016,33(1):47-47.
被引量:1
9
郑雪平,刘遐.
创新生产模式——我国杏鲍菇工厂化袋式栽培发展解构[J]
.中国食用菌,2016,35(2):67-70.
被引量:3
10
吴胜莲,邵晨霞,刘惠知,张德元,杨祎,夏志兰,喻桃生.
马来西亚引进杏鲍菇品种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J]
.食用菌,2016,38(2):27-28.
1
鲁越.
“保龄球”轻松伐木[J]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13(10):27-27.
2
胡文华.
目前可开发的十种珍稀菇[J]
.西南园艺,2002,30(1):57-57.
3
吴淑芳.
食用菌良种——杏鲍菇[J]
.农家致富,2006(21):26-26.
4
曹德宾.
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11):13-13.
5
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5,0(3):25-25.
6
曹德宾,刘英,王艳芹.
杏鲍菇的生产效益[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7(1):26-26.
7
李晓波.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5(21):6-6.
8
王志强,郭倩,郑瑞谦,李翠梅.
豫北地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3,25(6):31-31.
被引量:2
9
竺俊全,丁理法,冯坚,许式见,叶霆.
缢蛏精子的形态结构[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21(3):310-313.
被引量:3
10
胡文华.
当前可开发的十种珍稀菇[J]
.吉林蔬菜,2001(5):22-22.
食用菌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