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探析——以苏北为例 被引量:1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农地家庭承包经营符合我国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生产的自然性、季节性、区域性,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规模小、生产效率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缺陷却愈发暴露出来,因此,土地规模经营的优势及其必要性也更加明显。鉴于此,本文认为,必须积极地采取农业规模化经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就目前而言,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因素却制约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应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作者 陈良 张云
出处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Rural Economy
基金 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基金"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以苏北为例"(编号:08HSJS07)的部分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2江苏统计局编著.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 3林善浪等.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 4廖丹清,郭慧伶.城市化对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2(11):78-80. 被引量:42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3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41

同被引文献130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1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