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5,共11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7
-
1(法)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著,康征,齐小曼.反思欧洲[M]三联书店,2005.
-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刘北成,曹卫东.合法化危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3(德)韦 伯(Weber,M.)著,于 晓,陈维纲.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三联书店,1987.
-
4(德)卢卡契著,范大灿.卢卡契文学论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
5(美)弗·杰姆逊(Jamseon,F.)著,唐小兵.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
6(匈)卢卡契(G.Lukacs)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卢卡契文学论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
7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1.
-
1中国金陵廉政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揭牌[J].金陵瞭望,2007(3):9-9.
-
2宁夏回族廉洁文化理论研讨会在银川召开[J].中国宗教,2007(11):75-75.
-
3张兆端教授简介[J].净月学刊,2015,0(6).
-
4陈晓明.历史的误置:关于中国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研究的再思考[J].文艺争鸣,1997(4):23-33. 被引量:6
-
5唐棣宣,吴光会.改革开放以来政党文化理论研究综述[J].党政论坛,2009(21):61-63.
-
6梁苗.论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观[J].理论观察,2010(5):39-42.
-
7李迅.制造业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政策选择[J].浙江经济,2005(12):57-57.
-
8申永贞,王新举.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观[J].求实,2006(z3):112-113. 被引量:3
-
9“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J].刊授党校,2012(9):60-60.
-
10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区别和联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7):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