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村社控制的边疆农村少年非刑罚处置研究

基于村社控制的边疆农村少年非刑罚处置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利用村社平台,构建适应农村社会实际和农村违法犯罪少年实际的非刑罚处置机制,村社在对违法犯罪少年的控制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行为监控;2.心理辅导;3.知识传送;4.联系反馈。 Based on village community, non- penalty mechanism should be built up which adapt to the practice of rural society and rural illegal adolescents. The village commun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village illegal adolescents,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four aspects: 1, behavior controlling, 2, psychological guiding, 3, knowledge transmitting, 4, relation and feedback.
作者 周家明 纳瑛
机构地区 云南民族大学
基金 2007年度云南省教育厅项目"边疆农村少年非刑罚处置研究"(07Z21105)
关键词 村社 边疆农村 违法犯罪少年 非刑罚处置 village community illegal adolescents non - penalty punishment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

  • 1林小培.《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社会的实践与思考》[J].犯罪与改造研究,1990,.
  • 2卢路生.《试论少年审判制度的"天宁模式"》[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4,.
  • 3《关于裁量起诉主义》,松尾浩也.《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