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何种“反封建”?——《狂人日记》经典化考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狂人日记》的背后是一串长长的阐释史,作为现代文学重要作家鲁迅的重要作品,对它的阐释不仅关乎鲁迅研究也涉及众多的现代文学史问题。自“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以来,几乎每一次文学史研究的深化或范式转移,都会带来对《狂人日记》阐释视角和中心的变化。从《狂人日记》的经典化到对经典的再阐释,对其研究深化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脱离历史语境的过度阐释,
作者
李音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4,共7页
关键词
《狂人日记》
经典化
“反封建”
现代文学史
考论
鲁迅研究
文学史研究
阐释史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1
《政治无意识》(前言)[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3页.
2
[德国]者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3
《历史的崇高形象》.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一版.
4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5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赵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版,第11页.
6
[法]布洛赫.《封建社会》(中文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99页、第5页.
7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第301页,第304页.
8
《读(呐喊)》[J].文学周报,1923,(91).
9
张定璜.《鲁迅先生》[J].现代评论,1925,.
10
梁丽芳.
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20-2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丁亚平.
文化散文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3(3):75-86.
被引量:1
2
陈丽.
困境与突围──对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上海作家情况的调查[J]
.社会科学,1995(1):68-72.
被引量:20
3
王列生.
新流行状态: 位置批评与商业批评[J]
.粤海风,1999(2):36-39.
被引量:1
4
徐友渔.
知青经历和下乡运动——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对话[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6):28-32.
被引量:14
5
蒋心焕,吴秀亮.
试论闲适派散文——兼及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散文之比较[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108-11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9
1
赵华,蔡安延.
浅议鲁迅小说的现代化[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4):28-31.
被引量:1
2
钱亚玲.
论苏青的还原性民俗叙事[J]
.文教资料,2008(13):12-14.
3
许志英.
给“当代文学”一个说法[J]
.文学评论,2002(3):34-37.
被引量:26
4
贺昌盛.
周氏兄弟的象征观[J]
.鲁迅研究月刊,2002(8):21-26.
5
朱德发.
现代理性话语:茅盾“人的文学”观念建构[J]
.文学评论,2001(5):32-39.
被引量:3
6
刘进才.
1917—1927:现代文学批评范式的初步确立[J]
.广东社会科学,2001(5):136-140.
被引量:2
7
邓和清,余勇,陈丽萍.
陶艺中的后现代转换[J]
.世界美术,2005(1):9-14.
8
施军.
现代小说象征批评与实践[J]
.北方论丛,2005(2):26-29.
9
温儒敏.
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随笔之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83-90.
被引量:10
10
文学武.
《鲁迅批判》与中国现代独立学术品格——写在李长之《鲁迅批判》出版70周年之际[J]
.文艺理论研究,2005(4):27-3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2
1
闵抗生.
对蛮性群体的理性研究与启蒙——读《狂人日记》札记之一[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24-29.
被引量:2
2
张惠仁.
辨“狂”——《狂人日记》若干问题初探[J]
.教学与研究,1979(3):24-29.
被引量:4
3
公兰谷.
论《狂人日记》[J]
.文学评论,1980(3):85-93.
被引量:5
4
张恩和.
对狂人形象的一点认识[J]
.文学评论,1963(5):64-71.
被引量:12
5
卜林扉.
论《狂人日记》[J]
.文学评论,1962(1):55-65.
被引量:2
6
唐弢.
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J]
.文学评论,1982(1):3-24.
被引量:6
7
温儒敏,旷新年.
《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对该小说“序”在全篇中结构意义的探讨[J]
.鲁迅研究月刊,1990(8):31-34.
被引量:33
8
栾梅健.
为什么是“五四”?为什么是《狂人日记》?——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考辩[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1):33-38.
被引量:5
9
关诗珮.
如何重探“小说现代性”——以吴趼人为个案[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4):12-18.
被引量:2
10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A].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5.
引证文献
2
1
魏巍,蒋薇.
百年《狂人日记》研究再认识[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06-122.
被引量:1
2
王增宝.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小说问题[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1):49-5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熊辉.
论海外鲁迅作品翻译的选材差异[J]
.武陵学刊,2023,48(2):83-91.
被引量:1
1
焦亚东.
作为思想家的沈从文[J]
.理论与创作,2010(2):119-120.
2
孙大志.
二人转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J]
.戏剧文学,2013(11):147-152.
3
刘玉杰.
“我们”而非“我”——《六人》的互文性研究[J]
.关东学刊,2016(8):94-101.
4
袁良骏.
王得后的《〈两地书〉研究》[J]
.鲁迅研究动态,1989(3):59-61.
被引量:1
5
孙拥军.
“国民性”批判的现代解读——谈鲁迅、张天翼乡土小说的阐释视角[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3):46-49.
6
何锡章,刘畅.
评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
.文学评论,2010(4):212-215.
被引量:2
7
何永国.
语篇连贯的三种阐释视角[J]
.时代文学,2008(24):69-70.
8
高岩.
“强制阐释”视角下当代西方文论的批判与分析[J]
.作家,2015,0(10X):165-167.
9
潘润润.
模仿、抵抗与超越——论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的范式转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3):54-56.
被引量:2
10
李菁,王烟朦.
副文本视野下沙译《水浒传》的译者主体性解读[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81-86.
被引量:4
文艺争鸣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