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930年代中国小说物象论——以沈从文、茅盾、穆时英为例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仅就表现对象而言。五四小说除了小说家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之外,更多的就是其以启蒙者的姿态对传统落后、几近停滞的乡村的观照,而1930年代的小说则在关注乡村生活新变的同时,又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对于新奇现代、变动不羁的都市的聚焦。对于现代小说而言,都市生活的深度介入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为其提供了真正具有“现代”意味的生活原型;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传统乡村生活的表现提供了无法回避的参照。
作者 柯贵文
机构地区 五邑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7C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现代,.
  • 2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第452,244,452,277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567页.
  • 4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批评文集》,第215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
  • 5洛兰·甘曼.《爱你在心口难开》.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
  • 6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 7辛·刘易斯.《意象的定武》.汪耀进编.《意象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08-109页.

共引文献655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