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我国粮食供给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劳动力流动下农民粮食生产收益的视角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在劳动力可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农地撂荒也并非必然由农地流转不畅导致;当农民粮食生产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零时,城市工资水平或农民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等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粮食供给的波动。
作者
朱健
机构地区
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2,共3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农地用途管制
农民收益
粮食产量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刘根荣.
阻力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
.经济评论,2006(6):68-73.
被引量:13
2
李秀霞.
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3-40.
被引量:6
3
张黎.对农村土地隐形抛荒的调查与分析[N].学习时报,2008-10-10.
4
蔡继明.
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1-8.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王志宏.
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关系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3):36-38.
被引量:12
2
罗斌.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分析[J]
.理论前沿,2002(7):26-27.
被引量:7
3
唐娜.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实证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5,27(5):35-38.
被引量:8
4
余迎广.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6):39-41.
被引量:2
5
郭熙保.
农业剩余劳动问题探讨[J]
.经济学家,1995(3):63-69.
被引量:9
6
郑英隆.
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J]
.经济学家,2005(5):52-59.
被引量:66
7
王凤.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决定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学家,2005(5):66-71.
被引量:27
8
彭志胜.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态预测[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46-2147.
被引量:5
9
刘宁.
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J]
.经济体制改革,2005(6):94-97.
被引量:9
10
王凤慧,周志刚.
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有限剩余转变的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1020-102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1
1
钱文荣,卢海阳.
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一个综述[J]
.财贸研究,2012,23(5):1-7.
被引量:6
2
夏玉华.
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对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
.财贸研究,2006,17(4):22-29.
被引量:4
3
胡吕银.
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回归——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思路和方式研究[J]
.法商研究,2006,23(6):85-90.
被引量:25
4
夏玉华.
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对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11):68-74.
5
蔡继明.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论要[J]
.东南学术,2007(3):12-18.
被引量:42
6
刘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洼地效应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7(4):84-86.
被引量:3
7
辛宝海.
中国农地私有化障碍分析——利益博弈中的农地制度变革动力学[J]
.经济体制改革,2007(4):75-79.
被引量:5
8
黄国华.
城镇化促进问题探讨——一种非农就业视角的理论框架与政策构想[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5):58-61.
被引量:5
9
辛宝海.
中国农地私有化障碍分析——利益博弈中的农地制度变革动力学[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12):40-45.
10
胡吕银.
中国土地权利立法论纲[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2):21-2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
1
梁仕莹,孙东升,杨秀平,刘合光.
2008—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预测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8,29(S1):132-140.
被引量:31
2
高启杰.
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分析与预测[J]
.中国农村经济,2004(10):20-25.
被引量:53
3
Lester R. 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 Wake 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M]. New York: World Watch Norton and CO, 1995.
4
魏方,纪飞峰.
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情景预测及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2010(2):137-143.
被引量:13
5
高国庆,宋建慧.
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途径初探[J]
.国际贸易问题,2000(11):1-5.
被引量:9
6
肖国安.
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J]
.中国农村经济,2002(7):9-14.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1
1
刘灵芝,王雅鹏,潘瑶.
农村居民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与预测[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72-7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胜贤,曹敏建.
区域粮食消费水平与预测模型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农机化研究,2015,37(4):12-17.
被引量:2
2
冯璐,武功文,张焱,吴春梅.
粮食作物生产结构与农户粮食消费的演变[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115-122.
被引量:3
3
王松梅.
影响粮食消费的主要因素[J]
.当代经济,2015,32(22):40-42.
被引量:2
4
宋勇军.
FAO食物平衡表编制方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展望,2018,14(3):69-72.
5
陈炜,韦春竹,薛德升,黄耿志,常影.
全球水产品消费足迹测度及跨区域对比[J]
.资源科学,2023,45(6):1255-1267.
被引量:3
6
彭珂珊,郭晓东.
宁夏1950~2016年粮食生产的轨迹及其预期探讨[J]
.粮食经济研究,2017(2):69-79.
7
王松梅.
影响粮食消费的主要因素[J]
.现代食品,2015(16):4-7.
1
汪辉.
农地和非农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J]
.石河子科技,1998(5):25-27.
2
黄福圭,杨冀红.
台湾省的农地保护[J]
.世界农业,1998(4):7-10.
3
张素莲.
高价位下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收益的思考[J]
.辽宁经济统计,2011(2):22-22.
4
崔晓黎.
粮食生产收益已突破“警戒线”[J]
.调研世界,2002(11):32-34.
被引量:1
5
赵伊娜.
农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4,11(6):70-73.
6
曾德平.
遏制农地撂荒 实现农业和谐发展[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9):191-192.
被引量:2
7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耕地撂荒及其定量分析[J]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3):113-116.
被引量:28
8
赵华建.
农地撂荒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6(4):6-11.
被引量:1
9
曾福生,戴鹏.
粮食生产收益影响因素贡献率测度与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1(1):66-76.
被引量:34
10
明拥军,陈彤.
新疆农地流转不畅的原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3):66-68.
被引量:5
经济纵横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