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夏文化》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Chinese Culture
同被引文献7
-
1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9):16-20. 被引量:87
-
2赵更吉,赵海莉.知识、人性与治理模式的关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6):27-33. 被引量:1
-
3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105-113. 被引量:58
-
4颜军.马克思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J].求实,2013(10):80-83. 被引量:5
-
5徐小洲.中国创业教育研究的特征和趋势——基于2009—2018年研究成果的计量可视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3):52-60. 被引量:21
-
6岳杰勇.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需要思想的超越[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3):23-30. 被引量:1
-
7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3-4. 被引量:25
-
1廖美盛.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价值[J].教育科学文摘,2010,29(4):66-67.
-
2焦方玺.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0):76-76.
-
3皇甫艳玲.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9-21. 被引量:2
-
4叶中喜.浅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汉中科技,2014(4):68-69.
-
5牛晓琴.杜威道德构成“三部曲”论及其现实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07-108. 被引量:1
-
6孙士承.杨丽华:此身谁属[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0(8):74-75.
-
7唐永东,张小青.浅议在道德教育中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科学咨询,2008(22):11-11.
-
8义少英.明代“道德”与专制制度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33(3):32-34.
-
9陆瑞新.让德育课堂无处不飞花[J].成才之路,2011(7):22-22.
-
10郭维学,马启龙.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关系之我见[J].中小学电教(综合),2016,0(11):27-2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