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际测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阐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主要内容,提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设置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分法对江苏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测评。
作者
姚於康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指标体系
测评
江苏
分类号
F304.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1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4..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2007.
3
张祖明,刘兴远,胡荣华.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研究[J]
.粮食经济研究,2003(2):21-28.
被引量:1
4
言者.
“十五”江苏 “三农”回眸[J]
.江苏农村经济,2006(1):22-23.
被引量:1
5
段应碧.
关于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在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结束时的讲话(摘要)[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5-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0
1
姚於康.
浅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消费导刊,2008,0(19):89-89.
被引量:3
2
朱方林,马康贫.
坚持科学的粮食生产观 保障江苏省粮食长期安全[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3):8-11.
被引量:2
3
陈海燕.
村民自治的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J]
.广西农学报,2006,21(4):71-73.
被引量:6
4
朱鹏颐.
福建山区发展的利益关系协调初探[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8-52.
被引量:1
5
张绪美,董元华,王辉,沈旦,刘德雄.
江苏省农田畜禽粪便负荷时空变化[J]
.地理科学,2007,27(4):597-601.
被引量:46
6
朱鹏颐.
福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4):55-59.
7
张丽艳.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思考——基于现代农业建设的视角[J]
.开发研究,2007(5):50-53.
被引量:8
8
姚於康.
依托经营体制创新 加速农产品清洁生产发展[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7(6):129-131.
9
马亭亭.
构建和谐农村的对策探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35-138.
被引量:1
10
陶应虎.
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成因探析——以江苏省为例[J]
.农村经济,2010(6):51-5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9
1
牛卫平,陈艳笑.
基于层次分析的广东区域竞争力评价[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40-46.
被引量:13
2
张志良.人口掠夺武行为是导致西北生态环境恶化的祸首[J].新华文摘,1999,(7):24-24.
3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M].南京:江苏统计出版社,2006-2011.
4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M].南京:江苏统计出版社,2006-2011.
5
张苏林.全国理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EB/OL].[2006-10-17].http://www.sn.xinhuanet.com/2006-10/17/content_8278227.htm.
6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M].南京:江苏统计出版社,2010-2013.
7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M].南京:江苏统计出版社,2010-2013.
8
胡学锋,徐伟.
索洛余值法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8,24(23):67-70.
被引量:9
9
孙福田,杨广林.
乳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9,31(1):38-41.
被引量:3
10
尤飞,蒋和平.
农业科技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趋势[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2):54-5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尚明瑞.
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CALT模型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42-48.
被引量:4
2
姚於康,汪翔,李睿婷,刘媛.
江苏现代高效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测评[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9):125-129.
被引量:3
3
殷秀萍,王福林.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3,35(10):52-54.
被引量:4
4
杨晋.
现代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以江苏常州地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黄凰,杨敏丽,黄光群.
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构建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3):53-61.
被引量:18
2
邢彩萍,吴春荣.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1):78-82.
被引量:9
3
柴洪,杨林娟,王鹏.
甘肃省凉州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研究与控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8):95-98.
4
宋永永,米文宝,卜晓燕.
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92-98.
被引量:7
5
冯明辉,陈锦珠,薛文侠,蒋吉.
江苏省高效农业发展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5):329-330.
6
常兆丰,刘世增,张德魁,段晓峰,王强强,张剑挥.
戈壁的正向生态作用与负向生态作用——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43-49.
被引量:8
7
赵丽萍,姚志刚.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5):117-121.
被引量:1
8
陈思.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推动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
.现代农村科技,2016(16):6-8.
9
康海军.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福建省林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2):23-26.
被引量:2
10
林夏凯风,曾芳芳.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尤溪梯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5):65-72.
被引量:5
1
牟绍波,许娜.
装备制造业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现代商业,2015(33):123-124.
2
宋之杰,施小平,刘楠.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河北学刊,2008,28(6):215-219.
被引量:6
3
王济龙.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11X):36-37.
4
阮洁治.
浅析建筑变形缝的设置[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02):90-90.
5
谢振合.
综合评分法评审细则的细化与评审[J]
.建筑经济,2013,34(9):106-108.
被引量:2
6
靳中辉.
探讨建筑物变形缝的种类及设置方法[J]
.科技与企业,2012(6):205-205.
被引量:1
7
王沿杰.
论述建筑物变形缝的种类及设置方法[J]
.科技与企业,2012(5):197-197.
8
陈维逸.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01):391-391.
9
刘轩.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建筑企业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的研究[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4):39-42.
被引量:3
10
康代春.
房屋建筑中变形缝的形成特点及处置方法探析[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20):61-61.
江西农业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