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体系,加强本科生横向交流联合培养,建立科研学分制,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努力实施研究生"反哺"本科教育。
作者
蒲俊文
机构地区
北京林业大学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6期150-150,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本科生
人才培养
创新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7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1
王根顺,王辉.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3):44-48.
被引量:66
2
朱胜军.
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56-157.
被引量:3
3
郭孝锋,陆伟,葆乐心.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3):52-54.
被引量:18
4
G.卡斯帕尔,夏洪流,周刚,曾明,邹鹏.
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3):1-5.
被引量:11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范斌.
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54-56.
被引量:3
2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管理[J]
.江苏高教,2004(6):117-120.
被引量:52
3
胡道全,成孝义.
研究型大学的育人职能[J]
.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27-30.
被引量:6
4
吕春燕,孟浩,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1-7.
被引量:38
5
郭孝锋,陆伟,葆乐心.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3):52-54.
被引量:18
6
于成永.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选择分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6):79-80.
被引量:11
7
[1]http://www.nsf.gov/od/oia/archives/raire/finalowg.html.2005/3/26.
8
陈德玲,刘东燕,张国宾.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7(8):63-65.
被引量:20
9
15所高校启动汉芯精英计划培养未来IC高端人才[EB/OL].http://tcch.tom.com/2006-01-22/003D/13863506.html,2008-03-20.
10
G.卡斯帕尔,夏洪流,周刚,曾明,邹鹏.
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3):1-5.
被引量:119
共引文献
197
1
牛犇.
从科研变迁看研究型大学教学[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2):3-6.
被引量:3
2
孙玉萍.
全球化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J]
.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3(3):4-6.
被引量:1
3
孙玉萍.
论地方合并高校与区域的互动发展[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4(2):11-13.
被引量:1
4
黄志亮.
新世纪呼唤“三学会”和“三教会”──大学生学习理念和高校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J]
.西部论坛,1999,17(S1):60-61.
被引量:1
5
曹雯瑜.
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
被引量:1
6
陈翁翔.
研究型大学人事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1(12):80-82.
被引量:1
7
徐旭东.
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47-50.
被引量:27
8
赵博颉.
从硅谷的成功看产学研合作中大学与科技园的关系[J]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1):14-16.
被引量:6
9
马殿平,施宙.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切实搞好师资队伍建设[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96-99.
10
周谷平,徐立清.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3):5-8.
被引量:75
同被引文献
37
1
冯斌,祝江斌.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J]
.文教资料,2007(3):25-26.
被引量:24
2
唐荣,毕谦,夏锋.
构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8):84-87.
被引量:18
3
阎小平,成旭.
浅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市场周刊,2008,21(6):83-84.
被引量:11
4
李孝林,何建国,孔庆林.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核心和突破口——重工会计教学科研化初论[J]
.机电教育,2000(1):30-35.
被引量:1
5
吕春燕,孟浩,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1-7.
被引量:38
6
阳太林.
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34-38.
被引量:141
7
魏高明.
积极探索不同开放模式,努力提高大型仪器使用率[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1):61-62.
被引量:6
8
杨中秋,杨卫东.
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研究与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07,10(2):10-12.
被引量:21
9
周旭清,邓春生.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J]
.江西教育科研,2007(3):77-78.
被引量:14
10
乐伶俐.
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及其对策[J]
.教育探索,2007(5):32-33.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7
1
祖国胤.
提升工科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科研技能培训[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2-24.
被引量:15
2
黄金侠,李晶,孙迎春.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60-62.
被引量:8
3
汤云晖,王波,李耳.
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课教学[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5):62-64.
被引量:8
4
王辉,宋春初.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3-75.
被引量:4
5
唐洋,聂绍芳,牛佳丽.
差异化人才培养中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6):16-17.
被引量:4
6
黄兆波,杨彦鑫,孙璟,熊林,吴秋宁.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2):157-158.
被引量:1
7
林建国.
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7):209-21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史惠,钱晖,许文荣.
“三全育人”背景下本科生科研立项实施新思考[J]
.试题与研究,2020(31):27-28.
被引量:1
2
刘亮,孙海涛,齐子元,蒋有才,郭德卿.
军校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探索[J]
.才智,2020,0(3):188-188.
被引量:1
3
王琳琳,陈小鹏,梁杰珍,刘幽燕,韦小杰.
改革地方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以广西大学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为例[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0-14.
被引量:14
4
孙建林,李磊,戈晓达,贠冰.
从问卷调查看实验中心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作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2-125.
被引量:10
5
蒋卫华,孟启,杨广花,朱晔,罗士平.
学生在Perkin法制备肉桂酸实验中常犯的操作错误纠正[J]
.大学化学,2013,28(2):62-64.
被引量:1
6
张升堂,施龙青.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3(5):38-39.
被引量:1
7
李绘卓,唐峻,李郁峰.
依托教学科研团队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90-192.
被引量:6
8
姜林波,朱永平,孔凡凤.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与学生活动的关系[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88-90.
被引量:1
9
党玲侠.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4(24):183-184.
被引量:1
10
蔡毅飞,罗金鸣,周娟,商洪涛.
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开发电力特色化学实验[J]
.黑龙江科学,2014,5(7):153-153.
1
史宪民.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7):130-131.
2
姚灵满.
如何调控小学语文课堂[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0(2):230-230.
3
何泽波.
新课改条件下如何上好历史课[J]
.神州,2012(22):190-190.
4
王大中.
构建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型教学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1(3):3-5.
被引量:11
5
韩军花.
小学语文创新型教学初探[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6(7):32-32.
6
陈光.
浅谈语文课文的互动式教学[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116-116.
7
毕奎奎.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1):128-129.
被引量:4
8
张林,柴惠,黄燕芬,袁小凤.
新型教学体系在生物信息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57-59.
被引量:3
9
曾德芳,王君婷,张焕德.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
.交通高教研究,2004(4):25-27.
被引量:20
10
石玉海.
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浅谈[J]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0(2):27-28.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