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的十七大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社会化运行模式,在成功服务北京奥运的基础上,推动志愿服务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作者
周锦章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志愿服务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
科学发展观
群众参与
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8
1
张翼,陆士桢,赵定东,谭建光.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笔谈[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0(1):1-26.
被引量:20
2
王洪波.
善优于权利?——社群主义道德观评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25-28.
被引量:3
3
王海明.
论道德总原则[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1-12.
被引量:3
4
李培超,皮湘林.
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志愿精神的意义解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136-140.
被引量:7
5
唐凯麟.
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论纲[J]
.道德与文明,2004(4):4-6.
被引量:15
6
王志军.
论志愿精神之于和谐社会[J]
.当代青年研究,2006(5):11-14.
被引量:5
7
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的困境》,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8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C].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9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rn.cn/gn/news/2009/12-06/2002333.shtml[EB/OL].2009-12-06.
10
李凯.志愿者组织建设管理规范与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及服务保障运行实务全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青年社,2008..
引证文献
7
1
李茂平.
志愿服务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彰显与弘扬[J]
.伦理学研究,2011(2):14-16.
2
周小李.
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彰显和弘扬[J]
.求索,2011(5):55-57.
被引量:1
3
李博.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问题[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3):158-160.
被引量:5
4
李茂平.
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
.社会主义研究,2012(4):27-30.
被引量:2
5
刘建中,肖永红.
四川省城市社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35):131-132.
6
吴雪红,杨朝辉.
完善县级城市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思考与探索——以海盐县志愿服务为例[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29(3):36-39.
7
谭建光.
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区域探索--兼论青年志愿者的先锋作用[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5):24-3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蔡晓珊,黄旭欣,张斌.
青年志愿者公共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的问卷调查[J]
.探求,2023(4):112-120.
2
张强,齐从鹏.
价值-服务-治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知识生产的三元共塑机制——基于1998—2018年志愿服务学术文献的计量分析[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0,1(1):72-91.
被引量:6
3
张育.
社区矫正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探析——以社区心理矫治工作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197-199.
被引量:8
4
杨小云.
论治理视域中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6):72-75.
被引量:13
5
韩丽萍,朱楠琴.
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双向作用[J]
.经济研究导刊,2018(32):95-96.
6
黄春燕.
公立医院志愿者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19,36(7):69-71.
被引量:12
7
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J]
.广东青年研究,2022,36(1):99-108.
被引量:1
8
陈成文,徐绍玮.
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3):33-40.
被引量:6
9
何艳棠,吴冬华.
青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优化建议--以广州市为例[J]
.广东青年研究,2022,36(2):113-124.
被引量:4
10
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创新路径[J]
.青年学报,2022(3):86-94.
被引量:5
1
刘晓锟.
举旗帜 亮身份 树形象[J]
.当代江西,2016,0(10):13-13.
2
全面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建设[J]
.今日浙江,2016,0(16):6-6.
3
崔吉磊.
我国应急管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
.资治文摘,2015,0(10):38-38.
4
郑碧强.
农村离退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及长效机制的构建[J]
.中国民政,2009(11):34-35.
5
乔孟涛.
构建以“学雷锋常态化”为特征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研究[J]
.青春岁月,2013,0(6):243-243.
6
高娟.
构建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初探[J]
.行政与法,2007(12):101-103.
被引量:2
7
佘怀楚.
让社工和志愿者在社区联动[J]
.中国社会工作,2009(9):1-1.
8
韩雪梅,刘艳英,唐凯.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2016,25(1):78-85.
被引量:4
9
鄢勇兵.
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9(10):19-20.
被引量:4
10
丁锋辉.
慈善事业发展中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J]
.社会学,2009(2):43-46.
被引量:2
求是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