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1期74-80,共7页
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参考文献2
-
1Prasenjit Duara.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1995
-
2Rey Chow.“Where Have All the Natives Gone?”[].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1993
同被引文献12
-
1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J].历史研究,1995(5):88-101. 被引量:51
-
2王佐良.Two Early Translators Keconsidered[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13(1):1-12. 被引量:14
-
3钱佼汝.“文学性”和“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早期的两大理论支柱[J].外国文学评论,1989(1):26-32. 被引量:30
-
4杨联芬.《域外小说集》与周氏兄弟的新文学理念[J].鲁迅研究月刊,2002(4):35-42. 被引量:13
-
5周宪.文化的现代性对抗启蒙的现代性[J].粤海风,1998(6):25-28. 被引量:8
-
6董炳月.鲁迅留日时期的文明观--以《文化偏至论》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12(9):4-14. 被引量:12
-
7乐黛云.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3):37-48. 被引量:18
-
8王晶晶.翻译“现代主义”--包天笑的译作《六号室》[J].中国比较文学,2013(2):74-84. 被引量:3
-
9王秀臣.“诗言志”与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理论[J].文学评论,2014(2):141-150. 被引量:19
-
10董炳月.“文章为美术之一”——鲁迅早年的美术观与相关问题[J].文学评论,2015(4):21-30. 被引量:24
-
1市院召开第三届特约检察员聘任大会[J].法律与监督,2008(8).
-
2刘荣刚.“冷战与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00(6):104-105. 被引量:1
-
3褚霆.有特长的义工工时交换互助设想——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18-19.
-
4洁心.瞿秋白学术讨论会综述[J].党校科研信息,1990(2):5-7.
-
5刘再复.想念您,樊骏好兄长[J].现代中文学刊,2011(2):11-15.
-
6程玉梅.“学位制度恢复与文学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学术动态(北京),2008(20):22-23.
-
7陆建德,朱迪敏.钱锺书的幽默与批判精神——陆建德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6):6-8.
-
8周国辉.“真龙教育基金”成为全区首个专门面向研究生的奖学基金[J].广西烟草,2008,0(10):77-77.
-
9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范子烨莅临川音讲学[J].音乐探索,2013(1):12-12.
-
10本期重要作者介绍 张中良教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