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药干预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予中医药早期干预,可防止缺血性脑梗死疾病进展,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及减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
杨兴勇
陈云志
机构地区
贵州省印江县民族中医院
贵阳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4期642-643,共2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药
分类号
R743.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71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宋大桥.
通腑泻浊法在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J]
.中医研究,2005,18(2):42-43.
被引量:7
2
王永炎.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被引量:619
3
陈云志,刘安英,吕建卫,郭军.
豁痰祛瘀方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30-931.
被引量:2
4
谢辉.
温胆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02,18(5):57-57.
被引量:10
5
王鹏,付春海.
排毒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J]
.陕西中医函授,2000(2):6-7.
被引量:1
6
李军.
张学文教授论颅脑水瘀证治[J]
.中国中医急症,1993,2(5):209-211.
被引量:41
7
刘道安.清热解毒方药具神经细胞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1999-04-19.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王振玲,郭素红,孙秀云,侯毅鞠.
血液粘度对急性脑梗塞发病的影响[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4):207-208.
被引量:6
2
杨利,黄燕,蔡业峰,杜宝新,陈红霞,卢明,黄培新.
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59-460.
被引量:149
3
徐长化.
温胆汤刍议[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3-24.
被引量:2
4
许振亚,姜建德.
出血性中风的证治经验[J]
.中医杂志,1993,34(1):17-18.
被引量:21
5
下法的运用和体会[J]
.中医杂志,1989,30(9):4-9.
被引量:4
6
魏岗之.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新概念[J]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8):509-511.
被引量:51
7
程再兴.
山楂总黄酮对血瘀合并脑缺血动物模型干预作用的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8-8.
被引量:5
8
李可建.
水蛭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7):2311-2312.
被引量:10
9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58
10
贺又舜 傅俊英.温胆汤镇静镇痛抗惊厥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3):32-32.
共引文献
671
1
史鑫鑫,何建成,符德玉,马玉龙.
从“风、血、毒”探讨帕金森病的病机与治疗[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3):121-124.
被引量:12
2
接传红,李媛媛.
基于目络-神经血管单元相关性探讨从络论治糖尿病黄斑水肿[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3,33(11):1001-1006.
被引量:6
3
章国海,张铖,叶哲昊,李赵,胡国杰.
参芎五苓散汤治疗创伤性脑水肿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3,55(13):58-61.
4
杨荣来,王凤荣,史海蛟,王帅,王金梁,陈维,景雅婷,李峥.
以“痰瘀毒”立论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8):94-96.
被引量:11
5
刘重琪,杨惠民,孙琛琛,李中康.
不同浓度调脂通脉解毒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影响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51-55.
被引量:4
6
刘雪琴.
中医络病理论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7):658-660.
被引量:10
7
刘庆宪 ,于文 .
中风病中医研究十年评说[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4(4):234-236.
8
张玉倩,曲红.
MMP-2和MMP-9与中西医结合卒中诊疗[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8(3):151-154.
被引量:2
9
高宇,张军平.
“阳微阴弦”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新解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53-54.
被引量:1
10
李林森,房立岩,田金洲,时晶,孙岚.
aMCl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104-10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9
1
袁拯忠,朱陵群.
浅谈解毒法治疗中风病[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19-20.
被引量:7
2
胡文军.
脑梗死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治疗体会[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6):69-69.
被引量:2
3
樊宏伟,肖大伟,余黎,朱荃.
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2):145-147.
被引量:65
4
姚巧林.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历史形成过程[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7):131-133.
被引量:29
5
欧阳昌汉,吴基良.
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再灌继发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6,20(4):288-294.
被引量:10
6
窦志芳,郭蕾,张俊龙,张鑫,李明奎.
不同历史时期中风病用药规律浅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5):260-262.
被引量:1
7
韦倩,盖国忠,伊鹏菲,王帅玉.
牛膝药理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44-245.
被引量:13
8
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
毒的临床表征与中风病毒损脑络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09,41(10):13-14.
被引量:27
9
周海哲,白海侠.
虚痰瘀毒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8-9.
被引量:10
10
王希,武建卓,宋淑亮,王允山,梁浩,吉爱国.
水蛭多肽对局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1):42-4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2
1
任军.
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塞24例[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1):186-186.
2
徐朝辉,赵卿,梁彪,程记伟,石小雨,朱茂萍,李国毅.
近11年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规律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21):3878-388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徐朝辉,李国毅,赵卿,程记伟.
二陈汤合萆薢分清饮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尿酸血症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5):79-87.
被引量:9
2
周娟,陈娇,王娟.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3,11(4):278-281.
被引量:9
3
齐媛,曹仕健,杨医,王兴宇.
黄芎抗栓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NSE水平的影响[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5(1):47-51.
被引量:1
4
雷连友.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J]
.当代医药论丛,2024,22(17):145-147.
5
王雷,郐英殊,李鹏,王海鹏,王晓宇,于悦,王东霞.
通窍活血汤化裁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42(8):216-219.
6
吴兢,邹忆怀,马洪明.
续命汤辨证加味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血流、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21):3874-3877.
1
叶俊英,黄颖琼,王淑琼.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83-683.
被引量:4
2
邹新花,赵瑞英.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干预探讨[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18(5):382-383.
被引量:59
3
刘萍.
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5):417-418.
被引量:8
4
王芳.
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2):1-1.
5
张芳.
重性精神病的社区干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49):142-142.
6
吴建珍.
精神分裂症拒食62例个性化护理干预探讨[J]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0):77-78.
被引量:2
7
唐益民.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干预探讨[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1):136-137.
被引量:10
8
刘福兰.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8):233-234.
被引量:6
9
林钗,陈巧明,洪华珍.
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探讨[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2):94-95.
被引量:12
10
朱伟昂.
长沙市中学生抑郁障碍实施综合干预探讨[J]
.医学信息,2009,22(6):975-977.
被引量:2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