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仅表现骨量的减少,而且出现骨组织内部形态结构的改变和骨组织强度降低。其中以骨小梁面积减少最为明显。免疫组化发现,骨细胞上有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缺乏雌激素受体的患者极易发生骨质疏松。另外,一些细胞因子也与骨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
李代强
伍汉文
机构地区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
分类号
R681.0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
1
柴本甫,汤雪明,李慧.
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松质骨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扫描电镜观察)[J]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5):291-294.
被引量:16
2
关秀娟,林丽香,庄维特.
雌激素及白细胞介素6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5):300-301.
被引量:8
3
汤晓辉,赵丽嫣,姚吉龙,谷玲.
绝经妇女服用利维爱骨代谢的变化[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7):432-432.
被引量:1
4
谢华,吴铁,李青南,黄连芳,胡彬,屈菊兰.
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扫描电镜观察[J]
.解剖学杂志,1999,22(4):323-326.
被引量:9
5
高令军,裘世静,戴尅戎.
青年与老年股骨距的显微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7):393-396.
被引量:39
6
孙磊,王利群,韩一生,王玉清,廖可国.
老年与青年人股骨头松质骨的比较[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12):919-92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卢化爱.
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率调查与预防[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033-3034.
被引量:11
2
刘兴漠,刘红光,区品中,汤冠辉,苏汝堃.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显微结构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56-11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马勇,姜保国.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1(5):265-268.
2
雷波,刘力,肖江,李敏,胡海涛.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6-68.
被引量:19
3
马霞,吴国光,潘艳丽,焦宏官,张晶,储戟农,朱玲.
从“肾主骨”谈高泌乳素血症妇女血清雌二醇及泌乳素水平与骨密度关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2):1388-1389.
被引量:1
4
李莉,吴姁怿,陈茂君.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疗效观察[J]
.华西医学,2014,29(12):2312-2314.
被引量:2
5
孙权,黄万凌,秦华清,汪洋,刘凌锋,马维平,刘德.
活血滋肾汤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血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958-959.
被引量:1
6
林义文,张朝晖,郭立利,孙金琼.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比较研究[J]
.海峡药学,2016,28(6):143-145.
被引量:2
7
刘峰.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3321-3322.
被引量:16
8
王亚军,张来举,浪万英,宋亚文,宋凯.
电针对去卵巢大鼠Wnt3a和β-catenin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1):6-11.
被引量:15
9
唐军辉.
大豆粉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3):251-254.
被引量:1
10
郭凯威,张建芬,池睿欣,张娜,马冠生.
我国围绝经期女性钙摄入与健康的定性循证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3,29(6):19-23.
1
张晓玲,张军.
雌激素受体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2,15(3):184-186.
被引量:1
2
许勇,杜宁.
骨中的雌激素受体[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6):51-54.
被引量:3
3
汪谦,郭金鹏,杨永康,谢群,熊士钢,张久彪.
门脉高压症巨脾HE染色组织形态测量学分析及病理分级探讨[J]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2,17(2):126-129.
被引量:4
4
马真胜,胡蕴玉,吕荣,赵多禄,张传山.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闭合性骨折愈合外骨痂形成中的作用人──免疫组化研究[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17(4):304-305.
被引量:1
5
邸军,许贵瑞,王健,牛海良.
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0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9):787-788.
6
赵长海,肖红.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0):65-65.
被引量:2
7
裘世静,柴本甫.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J]
.创伤杂志,1989,5(4):211-213.
8
张建红,赵小兵,黎平.
尿路感染患者雌激素受体的改变及意义[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5):577-577.
被引量:4
9
王鹏程,刘永谦,张英泽,张志国.
骨细胞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18(5):318-320.
10
高建明,徐达传,钟世镇.
跟腱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2):99-101.
被引量:15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