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经不起挫折而引起心理失常甚至走向绝路的情况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
季达成
机构地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
出处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09年第3期111-111,77,共2页
Popular Science
关键词
大学生
挫折心理
抗挫折能力
自我定位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廖小龙,赵俏华.
走进挫折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4(4):24-26.
被引量:31
2
魏小琳.
论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1):96-99.
被引量:13
3
赵爱华.
浅谈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J]
.云南电大学报,2003,5(4):43-46.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1]张景莹.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
崔华芳.挫折教育[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95.
3
张俊丽.
教育领域中的“惩罚”问题试探[J]
.上海教育科研,2002(11):34-3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50
1
路瑞娟.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初探[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6):11-12.
被引量:1
2
何裕宁,张志成.
对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19(4):53-54.
被引量:11
3
施盛威,张毅弛.
对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48-51.
被引量:9
4
郝丽琴,宁锦歌,胡惠英.
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
.大家,2011(9):55-55.
5
张伟莹.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分析与对策[J]
.成功,2013(24):120-120.
6
冯永刚,夏明堂.
论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及调适[J]
.青少年研究,2004,4(4):7-9.
被引量:4
7
程显志.
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探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122-123.
被引量:8
8
刘伟,吕晶,谢刚,李晓波.
应用团体综合干预疗法提高研究生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英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451-3453.
被引量:4
9
曾婧.
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刍议[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2):75-77.
被引量:4
10
宋之帅.
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与对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A01):129-130.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5
1
甄志平,张瑛秋.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21-223.
被引量:39
2
宋之帅.
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与对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A01):129-130.
被引量:10
3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3.
5
臧德喜.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其实际策略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师范大学.2003级硕士论文.
6
王骁骅.
抗挫折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J]
.职业时空,2007,3(11S).
被引量:5
7
王占龙.
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的构建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116-119.
被引量:16
8
程喜中,肖海彦.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
.法制与经济,2009,18(16):107-108.
被引量:7
9
王宇丹.
关于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10-12.
被引量:9
10
张娟,杨秀君.
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对策研究[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2):15-1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章颖,于志江,娄国际.
高校抗挫折能力发展体育教学模式构建[J]
.福建体育科技,2012,31(5):55-56.
2
林芮竹,马杰.
挫折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和原则[J]
.中国科技信息,2012(21):167-167.
被引量:1
3
孙慧.
挫折承受力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增强策略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57-60.
被引量:3
4
李胜珠.
对提高高职类大学生抵抗挫折能力的思考[J]
.中国职工教育,2013,0(8X):90-9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徐梦洋,晁相玉,李莹丽.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机制[J]
.心理月刊,2022(5):1-6.
被引量:1
2
陈森歆,李炽平,余浩洋.
新时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实践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2023(6):164-167.
被引量:1
3
喻小龙.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22(1):30-34.
被引量:1
4
刘静.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25):188-189.
1
刘华山.
新理念·新体系·新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新论》简评[J]
.当代教育科学,2013(21):64-64.
2
王家功.
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J]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5,4(1):20-20.
3
郭卫波.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文学教育,2010(3):117-118.
被引量:4
4
杨会峰.
对大学生心理失常的成因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4):116-117.
5
施铭海.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探析[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9(2):179-180.
被引量:2
6
微言[J]
.福建教育(德育)(F版),2013(1):7-7.
7
安静.
补课:一个花季少年的绝路[J]
.农村青年,2014(6):13-16.
8
张立奇.
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8):44-45.
被引量:1
9
冯桂科.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3):56-57.
10
曾毓嫦,刘一道.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四川教育,2006(7):23-23.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