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赤霉病一直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不仅引起直接减产,而且对麦粒的品质和利用价值也有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10年中武清区小麦生产上赤霉病发生情况,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
刘万华
于杰
邵凤成
张兵
郑勇
机构地区
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武清区气象局
武清区高村乡农科站
出处
《天津农林科技》
2009年第2期15-16,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关键词
赤霉病
发生
防治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42
1
李海军,孙苏阳,王永军,徐文静,蒋守华.
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2008,25(9).
被引量:17
2
宋玉立.
搞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确保小麦丰产增收[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3):21-22.
被引量:4
3
郭金花.
优质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6(3).
被引量:3
4
陈利锋,宋玉立,徐雍皋.
小麦赤霉病穗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量的变化[J]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1):25-28.
被引量:17
5
尚新利.
信阳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河南农业,2006(5):30-31.
被引量:4
6
李正辉,向晶晶,陈婧鸿,葛翠风,葛绍荣.
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分离与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1):149-152.
被引量:20
7
李德奇,李向东.小麦播种期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2(10):23.
8
朱素娟,张存山.小麦吸浆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家之友,2011(7):20-21.
9
杜景学.小麦吸浆病中后期防治技术示范效果[J].种业导刊,2008(7):77-78.
10
张国虎,潘丽.2004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河南科技,2008(2):39.
引证文献
8
1
张玉,沈田辉,丁世峰,陈华,卞康亚,车晋英.
不同施药方法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医生,2016,29(2):57-59.
2
康霞云.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37-137.
被引量:16
3
殷惠明,邱以虎.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179-179.
4
张艳梅.
苏北沿海地区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89-189.
被引量:5
5
杨源,杨柳,代会静.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12(5):22-23.
被引量:17
6
郭冰,张文有,刘桂海,苏晓云,王成霞.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17-117.
被引量:4
7
陆彦,王科峰,殷茵,戴伟峰,范美娟,王开峰,沈迎春.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指数、病粒率及DON毒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初探[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7,38(7):54-58.
被引量:12
8
吴雨琦,徐超,杨红福,刘家俊,吴琴燕,谭小力,邓渊钰,陈怀谷,庄义庆.
江苏省不同麦区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及籽粒DON积累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23,43(7):827-8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姚卫平,吴满霞.
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试验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19,0(11):22-26.
被引量:1
2
殷惠明,邱以虎.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179-179.
3
盛红军,徐友,李聪.
2010年楚州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51-151.
被引量:1
4
杨继芝,王继师,龚国淑,陈华保,王学贵,张敏,唐太飞.
不同禾谷镰刀菌对小麦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9):91-95.
被引量:10
5
张艳梅.
苏北沿海地区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89-189.
被引量:5
6
范春燕.
驻马店市小麦赤霉病发病因素及防治策略[J]
.农业科技通讯,2011(3):161-162.
被引量:4
7
孙龙彩.
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秆腐赤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81-181.
被引量:3
8
杨源,杨柳,代会静.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12(5):22-23.
被引量:17
9
王尽松,徐荣燕,李瑞花.
2012年德州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新特点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130-130.
被引量:3
10
毕如江,唐桂林,孙怀山,周德美.
2012年寿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情况及药剂防效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144-145.
1
李俊山.
大豆品种皖豆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08-108.
2
姚立志,谈华,刘如虎,谭正新,孙维平.
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60-60.
被引量:4
3
汤清益,张道荣,王志顺,周芳菊.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2):151-151.
被引量:2
4
高油、高产油菜新品种浙油51[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6):952-952.
被引量:1
5
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钱存鸣.
国审小麦品种宁麦13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8-10638.
被引量:23
6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的产量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6):52-53.
被引量:9
7
天津武清兴起建“猪沼菜”生态园[J]
.当代养猪,2004(2):14-14.
8
赵玉娟,邵凤成,刘淑君,韩利红,蒋涛.
武清区夏玉米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研究[J]
.天津农林科技,2011(4):6-7.
被引量:2
9
无.
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下)[J]
.农村实用技术,2015,0(1):5-6.
被引量:1
10
石志平,张忠明.
小麦新品种“扬麦1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7(5):48-48.
天津农林科技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