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紧凑先人一步 建筑生态尚须努力:谈香港建筑生态的现状与发展
出处
《建筑技术及设计》
1998年第3期58-66,共9页
Architectuer Technology & Design
-
1李成胜,胡俊威,周培源.生态建筑学的产生、发展及成果[J].建筑与环境,2008,2(6):15-17.
-
2姜欢.强化建筑空间设计科学性[J].建筑·建材·装饰,2015,0(12):46-46.
-
3冯维波,黄光宇.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64-67. 被引量:5
-
4李延喜,隋大权.促进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188-188. 被引量:1
-
5汝俊峰.从建筑生态学看“风水”中的“穴”的理论[J].时代建筑,1993(1):20-22. 被引量:2
-
6刘伯英,林霄.建筑生态学新论[J].城市建筑,2005,2(10):28-29. 被引量:4
-
7李焕,李树元,孙惠森.论建筑生态学的性质[J].环境保护科学,2009,35(6):41-43.
-
8李焕.论建筑生态学的结构体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23-124.
-
9王道波,宋岩,周晓果,文望名.PBL教学法在《建筑生态学》中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4(2):8-8. 被引量:4
-
10高志荣.科技·生态·建筑──浅谈生态建筑[J].安徽建筑,1998(6):43-46.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