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走向融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我国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受主要农产品安全的制约,完善政府配套土地流转制度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村城镇建设的关键所在。
作者
赵小明
蒯小明
机构地区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湖南岳阳
北京工商大学社会保障系北京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1,共2页
Commercial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湖南省城市化进程与居民生活质量研究》(2004C206)成果组成部分
关键词
农村
城镇
政府责任
城市化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陈滢,陈柳钦.
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J]
.科学与管理,2006,26(1):27-29.
被引量:5
2
何剑,王良健.
现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及对策分析[J]
.理论参考,2006(1):31-33.
被引量:2
3
许经勇.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J]
.经济经纬,2006,23(1):101-104.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程丽霞,杨洁.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
.长白学刊,2004(4):76-78.
被引量:9
2
曾煜,陈方亮.
论产业聚集与我国城镇化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06-110.
被引量:23
3
唐华.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发展[J]
.经济体制改革,2004(5):102-105.
被引量:5
4
朱慧新.
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1):138-140.
被引量:15
5
陈柳钦.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
.南京社会科学,2005(5):15-23.
被引量:171
6
陈锡文.我国城镇化理论和政策的新发展[N].经济日报,2002—12—31.
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王步芳.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12-16.
被引量:59
9
何静.
产业簇群的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初探[J]
.财经问题研究,2004(2):54-56.
被引量:19
10
苏海红.
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16-20.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9
1
陈鸿彬.
农村建制镇宜居指数的构建[J]
.生产力研究,2007(23):34-36.
被引量:2
2
杨黛.
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及其启示[J]
.南方农村,2008,24(4):37-39.
被引量:2
3
张洁云.
通州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J]
.延边党校学报,2010,25(6):40-43.
被引量:1
4
逄格丰,谭敏珑.
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J]
.法制与社会,2008(19):207-208.
5
汪行,郑垂勇,马文斌.
山东枣庄市临港产业集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08Z):228-228.
6
钱振明.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5.
被引量:34
7
易善策.
“双重转型”背景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6):9-14.
被引量:10
8
尚合慧,舒永久.
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述评——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视角[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2):117-118.
被引量:4
9
陈永鸿,金晶,王青薇.
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前期策划研究[J]
.有色金属设计,2011,38(1):40-44.
10
李民.
基于农业产业化视野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研究[J]
.农业经济,2013(5):43-4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1
1
许经勇.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J]
.经济经纬,2006,23(1):101-104.
被引量:17
2
陈友华.
小城镇房地产市场需求与投资开发微探[J]
.建筑经济,2007,28(1):73-75.
被引量:5
3
徐铁南.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26.
4
刘焕鑫.
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483-486.
被引量:5
5
张雁鸿.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理分析[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3):32-33.
被引量:1
6
翟秀海.
谈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的协同发展[J]
.商业时代,2009(16):7-7.
被引量:7
7
瞿志印.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6):5-8.
被引量:4
8
康永英.
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关性[J]
.甘肃农业,2009(5):40-41.
被引量:2
9
程广超,钱大胜.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及对策分析[J]
.农业经济,2010(10):59-60.
被引量:4
10
郭又荣.
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46-1344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栾淑梅,李颖.
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44-146.
被引量:4
2
高皖亮.
农村城镇化建设展望[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32):249-249.
3
李民.
基于农业产业化视野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研究[J]
.农业经济,2013(5):43-4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陈蓉.
浅谈小城镇(眉县)房地产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品牌(理论月刊),2013(11):24-25.
被引量:2
2
李德智.
小城镇房地产开发规划研究[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5):492-492.
3
王健,李爱兰.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6):16-18.
被引量:3
4
张可远,沈正平,欧向军.
苏北地区城镇化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4):17-21.
被引量:6
5
马倩.
农村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发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10):37-38.
被引量:1
6
马剑梅,肖长东.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互动[J]
.改革与战略,2017,33(7):142-144.
被引量:1
7
袁华,张满姣.
浅析城镇房地产的影响与未来发展[J]
.山西农经,2018,0(7):98-98.
8
陈浏.
新时代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策略研究[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0(1):84-87.
9
邢红梅.
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2016,0(6X):68-69.
1
朱耀.
打工者回乡创业与农村城镇化发展[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3,0(11):1-1.
被引量:1
2
郑敏,王瑞萍.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发展启示[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2):5-8.
被引量:10
3
徐凯.
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7):98-99.
4
琚向红.
基于企业集群的农村城镇化发展[J]
.现代营销(下),2011(10):163-165.
被引量:1
5
张玉蓉,李炘争.
论解决“三农问题”与推进农村城镇化[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82-83.
被引量:3
6
李瑞记.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15-18.
被引量:7
7
何训坤.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J]
.农业技术经济,2002(3):49-52.
被引量:7
8
乔金龙.
推进产业集中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建设[J]
.新企业,2002(6):4-5.
9
姚俊宏.
欠发达地区推行现代物流浅议[J]
.交通企业管理,2001,16(9):38-39.
10
影响乡镇领导班子执行力的因素及对策思考[J]
.领导科学,2014(6):18-19.
商业时代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