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时代建筑》
1998年第1期39-41,共3页
Time + Architecture
同被引文献9
-
1李子良.地形降水试验和背风回流降水机制[J].气象,2006,32(5):10-15. 被引量:50
-
2何云玲,张一平.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下气温和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J].山地学报,2007,25(2):169-176. 被引量:10
-
3廖菲,洪延超,郑国光.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概述[J].气象科技,2007,35(3):309-316. 被引量:168
-
4池再香,白慧,黄红,龚雪芹,牛俊玫.夏季黔东南州局地暴雨与西太副高环流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8,27(1):176-183. 被引量:33
-
5R. B. Smith,曾晓梅.地形降水机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0,22(2):47-50. 被引量:2
-
6王晓群.大型机场航站楼设计要义探究[J].建筑创作,2012(6):24-39. 被引量:17
-
7刘裕禄,黄勇.黄山山脉地形对暴雨降水增幅条件研究[J].高原气象,2013,32(2):608-615. 被引量:32
-
8左凌,卢峄灵,孙樊荣.世界主要机场的分类统计分析[J].江苏航空,2014(1):45-46. 被引量:1
-
9赵庆云,张武,陈晓燕,苟尚.一次六盘山两侧强对流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传播特征[J].高原气象,2018,37(3):767-776. 被引量:26
-
1发改委再批复两机场项目[J].建筑机械,2015,0(8):64-64.
-
2朱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节能减排浅析[J].科技风,2016,0(21):100-100. 被引量:2
-
3邓双黔.龙洞堡机场给排水系统二期工程介绍[J].贵州建材,2000(2):36-38.
-
4王玉川.关于安徽省城市建设中旧城改造问题的调查[J].城市问题,1999(1):28-30. 被引量:3
-
5张海亮,李吉均,万晔.地貌环境与建筑文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5(2):1-5. 被引量:3
-
6胡义超,罗执军.碳纤维布粘贴技术在贵阳龙洞堡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4):161-162.
-
7张文今,郝振杰.绿道及其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以北京海淀区三山五园绿道为例[J].现代园艺,2015,38(14):166-167. 被引量:4
-
8刘天夫.锦州机场飞行区软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3,42(19):88-91. 被引量:2
-
9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获批[J].中国工程咨询,2016,0(11):82-82.
-
10姜平,史润选,罗鸿强,付向阳,孙幼平,熊娅.新建贵阳龙洞堡机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3(3):78-82.
;